1 / 8
文档名称:

让活力绽放语文课堂.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让活力绽放语文课堂.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5/1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让活力绽放语文课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让活力绽放语文课堂-中学语文论文让活力绽放语文课堂 徐兰云(山东省定陶县教育局教研室,山东定陶274100)摘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巨大魅力,但目前中学语文课堂上欠缺的正是一种青春蓬勃的活力。学生在课堂之上没有发挥主人翁的角色,若非提问,没有主动发言,以致课堂气氛沉闷。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敢于在课堂之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便成为很重要的一件事。而做好这件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关键词 :语文魅力;和谐师生情;图文并茂;教师引导;焕发活力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84-02全面贯彻新课改“民主平等,师生平等”的原则,重新焕发语文的青春活力,让语文散发其特有的魅力,必须全面改观目前语文课堂出现的教师抱怨、学生沉闷应对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主动在语文课堂上发言,敢于让大家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统一的标准答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进行深入引导,然后教师要富有***的带领学生踏入语文世界,百家争鸣,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下面将对以上几点进行详述。一、仓颉灵感不灭,美丽中文不老余光中先生说过:“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这句话充分阐释了语文的巨大魅力。在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中,历史的波澜壮阔造就了恒源流长的中华文化,且不断发展壮大,从古老的仓颉造字传说到后来一系列颇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的问世,无一不深刻的体现中华文化的悠久魅力。从小学到中学,从拼音到略微复杂文章的解读,都需要语文做基础。语文不仅仅是一门有魅力的学科,更是一种值得探究与流传的文化。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因为有这样历经5000年不停息的运用,中文才作为沟通和创作的语言工具,鲜活地生存下来。它一直在丰富和完善,仓颉的灵感就是所有华夏儿女生活实践的总结。即使是在如今物质发达、科技发达的时代,语文也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必须接触的学科,因为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拿数学学科作为例子,如果没有语文的学****作为基奠,就无法读懂数字中所隐藏的含义,也就无法进行更深入的学****语文的魅力不是外在的,而是由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语文姓语,语言文字是语文的根本所在,一切人文内涵的挖掘,一切情感体验的熏陶,都应落实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从语言文字本身内在的魅力中去体会,才是语文学****的本色。实现语文本色的回归,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否则,语文学****对他们来说就会变得扑朔迷离,雾里看花。从我们牙牙学语起,就开始了最初的语言训练。语文课堂语言能力的训练是需要语感的,而语感的训练就必须从朗读开始。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文章,如余光中的《乡愁》,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满怀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这样一首充满感情的诗歌,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没有任何感情的教读,那么学生就无法从朗读中体会其中的深厚情感,语言能力的训练也就无从谈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