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0分)1、宪政宪政是一种以法治为形式、以民主为基础、以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宗旨的政治体制。按照学者萨托利的说法,只有当一部宪法是以保障个人自由为目的的“保障性宪法”,并能够得到有效施行和维护的时候,施行这样的《宪法》才能称之为宪政。2、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3、请愿权请愿权,是指公民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或团体、公共利益就特定事项向有关国家机关表达意见,要求其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4、游行和示威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二、简答题(每题15分,计60分)1、宪法的调控性宪法的调控性是指宪法必须具有与实施宪法要求相适应的监督、评价、调节和制裁手段。宪法实施监督制度、合宪评价机制和违宪审查体制都是保障宪法得到有效实施和实现以宪法规定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宪政目标的必要法律调控措施。2、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宗教信仰自由即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权利体系,主要由信仰的自由、宗教活动自由、宗教仪式自由构成,在有些国家还包括传教自由。3、政治权利的法性质政治权利是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是公民的经济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由宪法、法律确认的,并受到宪法、法律的保护;同时它又受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广度及其实现程度如何,往往是衡量一个等权的性质,就平等权而言,其性质当然是一种法律的权利,而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性的主张。首先,平等权是一项法律原则,是公民、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在从事自己的行为时必须遵循的一项行为准则。同时,作为法律原则的平等权,要求一切等地保障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要平等地约束公民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有任何的歧视,也不允许存在任何的特权。其次,平等权是宪法赋予公民个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三、论述题(20分)论述财产权保障的宪法规范结构(1)财产权是一种必然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重要法律现象,它与契约自由一道,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的两大法律支柱。确立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机制,可以推动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最终又反过来为宪法自身的安定性提供条件,并促使宪法走向“规范宪法”。在现代财产权保障的宪法规范体系中,不可侵犯条款、制约条款以及征用补偿条款这三层结构,彼此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功能。这三层结构逐层展开、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深具内在张力,然而又是相对严密、相对自足的复合机构。建立于这种复合结构之上的现代财产权宪法保障规范体系,其实就是一种具有逻辑意义上的正反合的三段式规范体系。(2)中国宪法的问题状况迄今为止,中国已制定了四部宪法,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在这些宪法中,也均存在相应的私人财产权的保障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