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任务分工.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任务分工.docx

上传人:feng1964101 2019/5/1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任务分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任务分工一、主要目标 1、到2020年,在5个贫困县支持建设6个农技协联合会和60个以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实现农技协组织和服务在贫困县全覆盖。支持每个贫困县建立1个农技专家服务站;支持有产业发展基础、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的乡镇建立1个乡镇农技协联合会;培育1个乡镇特色产业;支持适合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建设1个农技协;培育1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1个特色品牌。;配合单位:市级学会、市科协学会部) 2、组织1000名以上来自各级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技专家参与脱贫攻坚,实现科技服务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支持有产业发展基础的贫困乡镇建立各级学会,特别是农科、医科和工科学会对接乡镇产业发展科技信息与人才帮扶机制。 3、支持每个贫困县配备1辆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巡展2次;至少建设1所农村中学科技馆 4、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接受科技教育,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明显提升。 5、为每个贫困县制定科技脱贫攻坚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咨询。 6、支持适合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建设1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 7、通过整合扶贫、农委和科技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和培训,通过培训使每个有劳动生产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1-2项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至少能够参与1项农业增收项目,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8、动员市内5个非国家级贫困县与与5个贫困县之间结对帮扶,积极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工作。贫困县要组织做好本地科技专家和龙头企业,与有产业发展需求和意愿的合作组织开展交流合作,与本地资源、区位、劳动力、产业基础等有机结合,聚焦技术输出、人才支援、产业合作等领域,实现“订单式”和“量身定做式”帮扶与协作。区科协——桐城市帮扶潜山县、怀宁县帮扶岳西县、迎江区帮扶宿松县、大观区帮扶太湖县、宜秀区帮扶望江县) 二、重点任务服务科学决策,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9、发挥科技专家优势,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安徽省脱贫攻坚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等文件要求,启动市县两级科技专家人才库,动员和组织本地科技专家和产业能人,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扶贫行动。推广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提升科技帮扶含量 10、结合贫困地区的发展基础,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抓手,市县两级科协及所属学会联动,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帮扶等活动,大力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等涉农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帮助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11、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组织、本地能人等基层组织和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分赴扶贫任务较重的镇村和产业发展培训需求的地区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乡土人才,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12、建立各级学会,特别是农科、医科和工科学会对接乡镇产业发展科技信息与人才帮扶机制。组织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调研技术需求,在充分尊重贫困村、贫困户意愿下,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网络信息平台远程指导等方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13、大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的科普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乡土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