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黄埔精神的内核:为金瓯无缺愿意奉献一切.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埔精神的内核:为金瓯无缺愿意奉献一切.docx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5/1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埔精神的内核:为金瓯无缺愿意奉献一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肈黄埔精神的内核:为金瓯无缺愿意奉献一切芃2009年07月06日17:42凤凰网历史综合薃黄埔精神,是中国国民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以“爱国、革命”为内核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时代民族精神和军事文化的集中体现。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缅怀近代中国这两种最为突出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肂今天,我们弘扬黄埔精神、抗战精神,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既是我们对这场民族救亡战争和中国近代历史深刻反思后的历史总结,更是包括海内外华侨华人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共同承担的历史责任。什么是黄埔精神,什么是抗战精神,如何去弘扬这两种精神,值得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每一个中国人去认真思考和总结。膆一、黄埔精神的内涵羇黄埔精神是一个以武德为基本特征,融军事、政治、哲学、伦理等诸因素的多层次的思想体系,从黄埔精神的内涵结构上看,它有三个层次的内容:莄1、中华传统武德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所推崇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必然要渗入军旅生活,形成自己独特的武德文化。可以说中华武德文化深厚而广博。产生于中华大地的黄埔精神,自然从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忠国利民、尚武精艺、尚勇治气、严守纪律……这些中华传统武德在黄埔精神中或多或少得到了体现。正是因为黄埔精神根植于中华传统武德的深厚的土壤之中,它才可能枝繁叶茂,历久不衰。薈2、联饿、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莆要实现反帝反封建的三大政策,必须有为之奋斗牺牲的革命精神。孙中山说,“在今日而言救国救民,必要革命。革命需有精神,此精神即为现在军人之精神……军人之精神,为智、仁、勇三者。”“欲使之发扬光大,非有决心不能实现。……因此所生之结果有二:一曰成功,二曰成仁。所谓成功成仁者,乃惊天动地之革命事业!吾人何为而革命?务在造成安乐之新世界,期其成功。不成功,毋宁死。”“有了这种理想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功告成,中国便可以挽救,四万万人便不至灭亡。”进而孙中山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把以上这些革命的理念与立党方针结合起来,成为了激励广大国民党员、革命战士的新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三大政策及其所体现的革命精神是当时仁人志士不懈求素、进步青年奋勇向上和革命军人浴血救国的时代风貌的反映。黄埔师生所表现出的这种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新型军事民本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亲爱精诚、军事人道主义和严守纪律等武德特征。它是20世纪上半叶那个内忧外患、战火纷飞的时代中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肄3、大同理想羀孙中山对黄埔军校的训词中有:“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孙中山说,“顾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他以高远的思想境界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大同理想以民本思想为基本特征,它反映了人类特有的理性精神和崇高理想,它是黄埔精神的升华和最高精神境界。它超越了特定的时空限制和阶级局限,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黄埔精神不仅属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