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红色荒漠化的防治.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色荒漠化的防治.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5/14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色荒漠化的防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羆红色荒漠化的防治莃——以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例膃薈黄爱萍蒆(宁波姜山中学315191)肄根据国际上对于荒漠化概念的新说明以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资助的《中国荒漠化(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课题报告中确定的荒漠化定义,荒漠化概念的内涵包括:1)以土地退化为本质;2)与人类活动相关联;3)以荒漠化景观为标志;4)以脆弱生态环境为背景。因此我国的荒漠化类型除了风蚀作用形成的沙质荒漠化外,还有水蚀作用形成的土质荒漠化和石质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除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以外,也包括南方湿润地区的红壤丘陵区和石质山区。其中属于水蚀荒漠化和土质荒漠化的红色荒漠化就是指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在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背景下,以流水侵蚀为主导作用而形成、以地表出现劣地为标志的严重土地退化。鉴于我国南方红色荒漠化现象在我国现实存在中的客观性、在全球变化中的特殊性以及在理论概念上的模糊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羀南方低山丘陵红色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羀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域广阔,其范围大体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袅南方红壤区气候温暖湿润,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1200-15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5-8月份,降雨侵蚀力大,易产生地表径流;年度之间分布也不均匀。局部地区暴雨集中,频繁、强度大。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冰冻、大风、暴雨等,尤以“四冷”(冬季冰冻、三月倒春寒,五月低温、九月寒露风)、洪涝、干旱危害最大。袄本区丘陵山地广泛分布着一种红色的酸性土壤,称为红壤。红壤风化作用强烈,土层一般深厚而粘重。在密茂的常绿阔叶林下的红壤,通常有30~40厘米厚的有机质表土层,土壤湿润疏松,十分肥沃。目前这类原生或次生林地已大大减少,大部分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土层较薄,加上垦殖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肁红壤是我国的重要土壤资源,不仅出产粮,棉,油,而且还出产许多重要的林木和经济作物。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经济活动频繁,不合理土地利用,结果造成植被破坏,导致强烈的水蚀作用,使得土地退化,红壤裸露,呈现红色荒漠化景观。南方地区人均耕少、单产高,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损失大;红色荒漠化后红壤进一步侵蚀,石质裸露就形成了石漠化,那么恢复原来面貌几乎为不可能;南方是全国经济中心,重要工农业生产基地。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红色荒漠化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要严重。19世纪60年代以来南方地区荒漠化问题相当严重,,而且还在扩大,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因此,当务之急是找出红色荒漠化的原因,进而采取有利措施以恢复和重建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生态体系。聿红色荒漠化的成因芄荒漠化是脆弱生态环境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薅影响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化有气候变化方面的原因。降雨是产生自然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该地区年降雨量降水量大,降雨强度大,对地表侵蚀大。在南方沿海地区夏秋季节还经常受台风影响,伴随而来的暴雨和强风对地表冲刷厉害。肃坡度影响土壤侵蚀速率。南方低山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等,山地面积较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一旦地表植被受破坏,易产生水土流失。***岩性与土壤是侵蚀的物质基础。南方岩性复杂,在暖湿的气候条件下岩石风化层较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