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5——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5/1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有限公司作业文件文件名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有限公司2009年10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第一条目的是为了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对发生的事故、事件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并对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事故、事件进行控制,防止事故、事件重复发生。第二条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的原则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第三条事故的等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五、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第四条事故的报告一、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三、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四、事故报告程序1、发生轻伤事故应立即报告班组长、施工员、安全员,并向项目经理和部门负责人汇报。2、当发生一般事故及以上伤亡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公司主管安全部门、公司总经理。公司负责人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在迅速上报的同时,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事故单位应立即向消防、公安部门报警。5、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事故单位应立即报告安全部门,主管经理和上级单位,同时应将中毒员工迅速送往医院抢救。6、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