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物理教学--光的折射定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理教学--光的折射定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5/15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理教学--光的折射定律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理教学--光的折射定律教学设计光的折射定律教案设计光的折射定律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第一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2、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4)德育目标: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3、难点和重点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的实际确定:(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2、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三、教材处理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四、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2、学法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