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理教学设计--机械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决定.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重点是质点和位移的概念,,给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在本节一开始,也是通过生动的实例,给出参考系的概念,接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学习质点的概念,渗透理想化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学习时刻与时间,,又相互关联,实例鲜明,配图恰当,便于学生的接受,,很多知识初中时学过,并且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建议让同学自学讨论的方法进行,可让同学提前预习或课上给出时间看书,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同学看书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质点和位移的概念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引入与理解主要设计:一、参考系: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1、什么叫机械运动?请举一些实例说明. 2、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改变?什么叫参考系?为什么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同一运动,如果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请举例说明. 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虽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实际上总是本着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选取) (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讨论问题之间进行) 1、太阳系资料:行星绕太阳运转情况. 2、银河系资料:星系旋转情况. 3、电子绕原子核运转情况. 4、、质点: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1、投掷手榴弹时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椅子移动的距高?汽车绕操场一周怎样测量它经过的距离?以上几种情况用不用考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2、什么叫质点? 3、小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吗?大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吗?请举例说明? 4、什么叫轨迹?什么叫直线运动?什么叫曲线运动? (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 1、火车(200米长)穿山洞(100米长)情况. 2、地球公转及自转情况. (三)总结提高: 1、对于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等,如果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就可以把该物体看成一个质点. 2、学习质点概念时,要有意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