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凡取与最后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凡取与最后教案.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6/22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凡取与最后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弟子规》第十三课凡取与
陈白沙小学林群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读课文,识记课文,并通过反复诵读来理解课文。
2、通过老师讲解及故事,让学生深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3、学中感受,并能用文中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言行导行。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熟读课文,识记课文,并通过反复诵读来理解课文。
2、通过老师讲解及故事,让学生深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中感受,并能将文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言行中,约束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让学生明白弟子规的智慧,体会弟子规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
谈话复习: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这么久了,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看看下面这些情况,可以用《弟子规》的哪些话来指导我们的言行呢?
(1)当我们父母生病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2)有两兄弟经常为了小事争吵,我们应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眭,孝在中……)
(3)小明经常起晚了,不洗漱就来学校,我们应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4)有些同学走起路来横冲直撞,站着的时候歪歪扭扭,我们应该对他说……(步从容,立端正,……)
入课:看来《弟子规》不但让同学们了解了古人的礼节,更让你们学会了文明礼节。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是说:“学习知识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这些知识,不是很愉快的一件事吗?下面让我们快乐的继续学习新知识吧!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甲骨文:,猜一猜,它是什么字?分。(出示视频:“分”的甲骨,中间是一把“刀”,外面是个八字,意思是用刀反一件物体剖开。它本来的意思就是分开、分离。)
多么有意思的古代文化呀!
其实,在古代,还有一种有趣的文化,那就是在古代无论获取什么东西都要分得非常清楚,所以弟子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想要获取东西时,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东西是谁的,给予别人的要多,自己拿的要少。这保有话就是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3课凡取与。请同学们坐端正,认真看老师写字。
师板书:第13课凡取与。齐读课题。请同学看大屏幕,这就是第十三课的全文,文章内容比较多,(课件展示全文)请同学们看看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5句)。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句号代表一句。)你真棒!把语文课的知识运用到国学课里了。这么多的内容,要读好它可不容易哦!但也不用害怕,只要你想把它读好,就一定能读好。下面,我们先来听听艺术家老师怎样读的,请孩子们认真听,听清楚每一个字音哦。
二、诵读课文,读出中华美文。
1、请你们一边听老师播放的范读,一边指着课文内容课文,认真听清每一个字字哦!准备好了吗?
放录音范读全文,学生认真聆听。
孩子们听得真认真!想不想也像艺术家老师那样把课文读得那么好?想那我们就跟着着艺术家老师一起来读一遍。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哦。
2、跟范读一句句读。
老师看到了,你们都很认真地读。这里面的字都会读了吗?会。那好,老师考考你们。
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些字的读音吗?
“与”yǚ——凡取与与宜多“己”jǐ——先问己,己不欲
“已”yǐ——即速己“俾”bì“仆pù”——待婢仆
“势”shì——势服人
同学们真历害,这么快就把这篇课文的生字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