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鸽痘并发鸽副伤寒病的治疗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鸽痘并发鸽副伤寒病的治疗报告.doc

上传人:翩仙妙玉 2014/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鸽痘并发鸽副伤寒病的治疗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鸽痘并发鸽副伤寒病的治疗报告
1发病情况
发病童鸽在35日龄发生皮肤型鸽痘,但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50日龄就诊时,已有6000多羽童鸽发病。发病期间,畜主用镊子剥离了痂皮,并涂布碘甘油于患处,也曾用青霉素、病毒灵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每天都有十几羽至几十羽种鸽死亡,共残废200余羽。
2临床症状
病鸽表现精神委顿,呆立脚软,头低垂,翅膀松散下垂,食欲减少或消失:病鸽的眼睑、鼻部、嘴角、翅膀内外两侧、肛门周围和其它羽毛稀少的皮肤上,有绿豆至黄豆大小棕褐色至灰褐色、凹凸不平的小结节痘痂,有的皮肤上痘痂被细菌感染化脓。病鸽眼内有干酪样物质,有的单侧眼睛睁不开,个别单侧眼睛失明;患鸽肛门周围的羽毛粘有粪便,部分病鸽呼吸困难,机体衰弱以至死亡。
3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表面有灰白色针尖状坏死点,脾肿大,充血发红;胆囊肿大,充满大量胆汁;心肌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心包内积有浆液性,纤维性渗出物:特别是在十二指肠,肠壁增厚,肠绒毛膜充血肿胀,肠道内有绿色粪便,泄殖腔粘膜潮红。
4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取病鸽的肝脏、脾脏组织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无菌采取病鸽的肝、脾组织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和普通肉汤中观察(37℃温度下24h)。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出无色、半透明、边缘光滑、直径1~。S-S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与麦康凯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一致,且中心带有黑色。普通肉汤均匀浑浊。把两种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各作涂片,镜检均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将分离到的无色半透明菌落纯培养。取纯培养物接种于相关的生化试验培养基中培养48h,其结果是:该菌能分解麦芽糖、葡萄糖并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硫化氢、MR阳性:尿毒酶、VP阴性,有运动性。

无菌采取病鸽血样4份,分离血清,用鸡白痢、伤寒多价凝集抗原进行快速凝集反应,均为阴性。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细菌学的检查,诊断为鸽副伤寒病。
6治疗
,鸽舍用菌毒灭消毒剂(1∶400)或“精碘”消毒药(1∶2000),每日喷洒一次,直至无新发病的病鸽出现,再改用常规消毒(消毒时应避免喷到鸽体、饲料和饮水)。

用药敏纸片法对6种药物作药敏试验,测得金霉素、甲砜霉素高敏;敌菌净中敏;青霉素、红霉素低敏;链霉素不敏感。

,每鸽每天10~15mg。
%的金霉素拌料,连用7d,并用5%甲砜霉素粉1∶800饮水,任其自由饮用,连用7d。另外,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速补14,可增加食欲和增强抗病能力。采用此治疗方案7d后,病情基本上得到控制,15d后鸽群无发病和死亡。
7小结和讨论
。本病的病原体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哥本哈根变种。各种年龄鸽子都会感染发病,但以童鸽发病率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