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本科学生假期读书报告选择二级学科门类:【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书目:(包含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次印次):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1998年7月2、《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3年12月1日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7年8月4、《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下册)》:雷达等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07年1月1日报告书目:【《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图书梗概:(介绍本书的体例,概括各章的分布和主要内容,300字左右)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一编八章、二编十二章、三编九章,凡三编共二十九章。首先在每编的首章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包括每一个“十年”之间影响文学发展的政治、文化等社会背景,以及文学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在各编剩余的章节中按照“文体”的格式展开撰述。书中作者重点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注重突出各文体的性质、走向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另外,作者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有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强调主流文学,从地域、文化多环境的视角,去关照京派、海派等趣味各异的文学派别,力求恢复现代文学纷繁茂盛的原本面貌。读后个人心得:(结合阅读的内容,谈谈你的读书心得,800字左右)于文学创作来说,历来作家都围绕着文学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精神的还是土地的,民族的还是国家的,以“我”为中心的还是为国家和革命服务的话题展开讨论。作家们自己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着绝对的答案,很多作家一方面心怀个人的情感,另一方面又都真诚地渴望为社会服务,这矛盾其实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才是完整的心绪,才是完整的精神。从大观来说,其实个人和社会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这些矛盾本来或许可以更好地融合,但我想也许是中国特殊的动荡的局面使得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使作家不能很好将社会责任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作品中。对于我自己而言,文学本身还是存在着独立的形式。文学是否应该存在独立性,这个问题一直在现代文学后期备受争论,作家们各抒己见。文学到底是不是只是为国家政治方向而服务的工具?这个问题也许对一些内心真正热爱文学和热爱写作的人来说很好回答,但是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实际上却并不容易去实践。从中反映出一个问题:坚持文学的独立性,纯粹的审美性和纯文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功利化趋势严重的当下,无论是哪个作家,都应为自己完全倒向文学的社会功用而忘记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而感到惭愧。但是也有作家会在自省中获得新生。作为学习文学的新一代,我们在不迷失本性的前提下,都应该去热爱文学,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以及关于文学的一切。特别是对于每个作者,思想成熟,见解独到,作家个体来说或许就已经足够了。文学史是一种历史,因为是历史,所以要以历史的眼光去研究和看待它,而它是文学的历史,因此其中的作家作品,思潮和运动是我们主要研究和讨论的事情,学习文学史的话,找到其中的外部的和内在的联系或许就已经够了。对于作家自身而言,文学创作是一种一生的事情,是可以外于文学史而存在的。请评价本书的优点:(分点陈述,简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