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王城大道快速路规划思路摘要本文通过对洛阳市区域路网结构及功能分析,研究王城大道规划改建快速路的功能定位。关键词区域路网分析;王城大道;快速路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42-0079-02 1洛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根据洛阳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可以看出洛阳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洛阳市域规划期将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城镇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一心:洛阳中心城区;两轴:洛-偃-新城镇发展轴和焦柳-两广沿线城镇发展轴;三区:城镇密集区、产业促进区和生态保护区。城市的道路网结构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城市的空间形态,但同时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反作用于城市的路网结构,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骨架路网作为支撑。因此,为了与洛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相吻合,在城市主轴上宜构建快速、高运量、便捷的城市交通客运体系,加强洛阳市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满足洛阳市域各组团之间的客运需求。 2洛阳市快速路网结构分析根据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主城区快速路系统布局方案为以“双L+放射”的城市快速路骨架为基础,结合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对外通道、大遗址保护等要素构建快速路网。如图2所示。“井”字形+环形快速路网方案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它的优势所在: 1)两条“正L”满足洛北与洛南、洛南与伊南之间的长距离联系; 2)两条“反L”满足洛北与伊南之间的长距离联系,缓解洛河截面交通压力; 3)“放射”快速路与城市重要的对外公路衔接; 4)快速路从各组团边缘通过,并串联各个组团。 1)两条“正L”快速路一条沿西外环路、孙辛路、伊洛路、伊南纬五路至偃师。对外向北衔接小浪底专用线并联系孟津,向东衔接至洛阳的快速通道并联系偃师;跨越陇海铁路、洛河、伊河3个重要截面;串联道北分区西部、涧西-高新分区、洛南分区西部、洛南分区南部、高铁站、伊河南分区;串联洛阳几乎全部的工业组团。另一条沿王城大道、古城路至伊河南和偃师。对外向北衔接洛孟吉快速通道联系孟津、会盟、吉利,向东联系偃师;跨越陇海铁路、洛河、伊河3个重要截面;串联道北分区中部、涧东分区西部、洛南分区北部、伊河南分区。 2)两条“反L”快速路一条沿新310国道、东公路至伊河南。对外向西衔接310国道并联系新安,向南衔接古城快速路、伊洛快速路;跨越陇海铁路、洛河、伊河3个重要截面;串联道北分区、涧东分区东部、伊河南分区。另一条沿长江路、王城大道、东外环路至伊河南。对外向西衔接西南环高速,向南衔接郑洛第三高速;跨越洛河、伊河两个重要截面;串联涧西分区、涧东分区、伊河南分区。 3)放射联络线至吉利联络线:起于310国道和东外环路,向东北衔接连霍高速并连接洛常公路至吉利。 S319联络线:起于王城大道,向西南衔接西南环高速并连接S319至洛宁; 郑卢高速联络线:起于伊洛路,向西南连接郑少洛高速至洛宁; 洛栾高速联络线:起于古城路,向南连接洛栾高速、洛栾快速通道至栾川; 机场联络线:起于新310国道,向北至洛阳北郊机场。 “正L”与两条“反L”快速路相扣再加上放射联络线整体形态呈现方格网放射结构。 2020年快速路方案全长127km,。 3区域主要南北向通道功能分析洛阳市区域道路网中主要的南北向道路的功能如下: 1)老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