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抗日战争》科目:历史教学对象:高一年级课时:1课时提供者:岳洁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一中一、教学内容分析 《抗日战争》是高中历史必修1中第四单元反侵略、求民主中的一课,主要学习侵华日军的罪行,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理性爱国,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要求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的卓越斗争。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原因;分析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用情境再现,问题比较探究抗日战争的过程及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抗日战争的学习,认识到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的卓越斗争。知道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学时的观察,认为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爱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基本史实,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使学生理解,自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饶的斗争。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题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立足现实,以史为鉴,用于实践。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设计】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本是纯朴的农夫、勤劳的工人、风华正茂的学生、天真无邪的孩子;可八十四年前,一群强盗闯入了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为 【自主学习:必答题】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战八年才胜利,而且胜利是在美国投原子弹后取得的,这是否说明胜利的主要原因是靠强国的力量?你认为导致中国最终取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取胜的意义何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总结、归纳、发表见解。) 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本科的主要内容,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了保护自己的爱人、亲人、孩子、父母,他们从此有了同一个名字:抗日军人。    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付出世所罕见的牺牲后,日本投降,举国欢腾。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于世界,列强不断侵略中国。中国屡战屡败。为了赢得这场战争,中国的军队百姓、山河大地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课件展示 教师导语;国民党抗战:中国有我不亡70年过去了,中国人应该知道:淞沪会战中,国军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会战虽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部署,还为上海资本向西转移,赢得三个月时间。70年过去了,最让外国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