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宝玉石鉴赏.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宝玉石鉴赏.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5/17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宝玉石鉴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宝玉石鉴赏”课程小论文学院地理科学系专业地理科学班级1002姓名田凯学号20**********上课地点1J23上课时间星期四7:00—9:00中国玉文化的前世今生田凯一、中国玉文化的前世玉的发现大约8000年前,居住今天中国北方内蒙古东部的原始先民将一种淡绿或乳白色的石头进行抛光、打磨、钻孔,制成耳环和项链,这在当时也许已是一种时尚潮流。当时的人们还相信,这种美丽的石头有着神秘的力量,可以照亮人们死后的路途。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这种石头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的含蓄和这个古老国度的人们何其相似,以至于承载了中国文化最高品质和最高境界的理想,成为与上天对话的媒介,吉祥、权力、财富的象征。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甚至愿意用15座城市来交换一块这样的石头。它就是玉。当它被雕琢成玉器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几乎所有人都为之目眩神迷。而在此之前,多少人的命运因为它而改变,而多少故事隐藏在它的背后……“黄金有价玉无价”所有珠宝中,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最为密切。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玉之所以无价,是因为它有生命,有灵性,通过它可以和上天对话,得到神灵的保佑。直到今天,你还能够从中国人佩戴玉饰作为护身符的偏好中看到这一点。用玉雕成的观音菩萨或佛像,穿在一根同样能够驱邪消灾的红绳上,挂在脖颈,从此人和玉便肌肤相亲。,当时玉器处在原始文化状态,距今有5000一6000年的时间,分为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距今5500年到6000年,在今内蒙的赤峰市,出土的玉器多种造型,最重要的有勾云形器和玉猪龙两种。,距今4300年到5000年,在今江苏的吴县,武进,浙江的佘反山,瑶山等地,主要的玉器有琮、壁、符、镯、.佩、环还有蝉、.鸟等动物。,大部分是祭祀天地和随葬用品,另外还有小部分是辟邪,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等物品。。此时玉器的南北之分已经消失,玉器制作艺术,长时间磨和统一,夏商周三代玉器文化的重要特色就是,逐步形成了统一格调的礼玉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了标准,这就是玉为君子的德玉文化。,玉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古代玉器发展前期的最高水平。,社会动荡,战乱纷纷,玉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魏晋南北朝玉器的风格特点,是简单,用途简单化,装饰简化。,南北宋、辽、西夏、金及元代玉器,是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玉器制造相当发达。清代玉器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玉器史上的最高峰。我国制玉历史悠久,充分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她文明的显著特点。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