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国内外甲醛行业展情况.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内外甲醛行业展情况.doc

上传人:lidaojuna2 2019/5/18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内外甲醛行业展情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内外甲醛行业发展情况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基础碳一化学品之一,是化学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其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涂料、树脂塑料、炸药、染料以及医药、农药等众多领域中。近年来,我国建筑、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快速发展,对胶粘剂、树脂塑料等产品需求大幅度增长,从而拉动国内甲醛生产和消费不断增长。 · 1 生产技术· · 国外· · 甲醛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即甲醇氧化法和天然气氧化法。前者工艺成熟,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目前生产甲醛几乎都采用此法。按所用催化剂类型的不同,甲醇氧化法又可分为两种基本丁艺,即银催化工艺和铁钼氧化物催化工艺,分别简称银法和铁钼法。银法又有两种不同的流程,可根据所需的产品纯度选择:一种是带有甲醇蒸馏回收的流程,称为甲醇循环工艺;另一种是不带甲醇蒸馏回收的流程,称为非甲醇循环工艺。· · 银法甲醛生产工业化时间早,历史长,以德国BASF公司技术为代表。其优点是工艺成熟,流程较短,投资少,电耗较低,热量可充分利用,单系列生产能力大;缺点是甲醇消耗较高,催化剂寿命较短,产品甲醛溶液中残留的甲醇和甲酸等杂质较多。目前世界甲醛生产能力约70%采用银法。美国几个主要甲醛制造商仍采用银催化工艺,因为它的反应器大,易于达到经济规模,投资较低。拥有银法专利的公司有:挪威Dynolndustrier公司,德国KarlFischer司和JosefMeissner公司,日本三菱***化学公司,意大利Montedison公司,。铁钼法甲醛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化,以瑞典PorstorpAB公司技术为典型。其优点是装置规模较大,甲醇转化率可达95%-99%,甲醇消耗低、催化剂寿命长(达一年以上),副产蒸汽多,产品浓度高(可达55%-58%),杂质较少;缺点是工艺流程较长,投资相对较大,电耗较高。铁钼法工艺所生产的甲醛产品醇含量低,可直接用于下游产品生产。目前世界甲醛生产能力约30%采用铁钼法。近年来国外新建的甲醛装置采用铁钼法技术的较多。拥有铁钼法专利的公司有:挪威Dynolndustrier公司、法国C&FChimie/IFP公司、丹麦HaldorTopsoe公司、奥地利Hiag公司、德国JosefMeissner公司和KarlFscher公司、美国LummusCrest公司和意大利Montedison公司。· 国内· 我国甲醛的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7年在上海溶剂厂采用前苏联技术建成我国第一套甲醛生产装置,规模为3000t/a。20世纪60年代末生产厂达到10家,总生产能力扩大到10万t/a。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甲醛工业无论在产能、生产技术还是在设备、节能和自动控制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随着反应热和尾气燃烧热的利用,甲醛生产装置由原来的“耗汽型”变成为“不耗汽型”或“外供蒸汽型”装置。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甲醛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几乎全国各地均建有甲醛生产装置。· ·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甲醛工业迅速发展,银法甲醛生产技术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水平,装置规模也走向大型化,单套最大能力达到16万t/a。20世纪90年代10年中,先后从发达国家引进6套铁钼法甲醛生产工艺,使我国的甲醛生产银法和铁钼法齐头并进。· · 原料甲醇的单耗是甲醛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国内初期的甲醇(37%CH20)单耗高达580ke/t,20世纪60年代的平均单耗在540ks/t左右。随着银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设备及工艺的改进,原料甲醇的单耗不断下降,银法中的负载银催化工艺的甲醇单耗从550kZ/t左右降到470kg-490kg/t,而银法中的电解银催化工艺的甲醇单耗则从480kg/t左右降到445kg-465kg/t,已接近国际430kg-440kg/t的先进水平。国内铁钼法催化工艺的甲醇单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单耗都比较高。但近几年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后单耗下降很快,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电耗水平也从以往的45kWh/t左右下降到35kWh/t左右,个别装置还达到20kWh/t以下的水平。· ·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甲醛行业仍主要采用银法工艺生产质量分数为37%的稀甲醛。再通过将37%的稀甲醛浓缩成50%以上的浓甲醛后进一步利用。· · 2 世界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供求情况· · 2003年,全球甲醛生产厂家约600家,总能力约3300万t/a。其中,我国生产厂家约300家,总产能超过580万t/a;美国生产厂家有50多家,;德国约290万t/a;日本约180万t/a;前苏联约165万t/a;意大利约178万t/a;印度尼西亚约55万t/a。上述国家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