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MRSA的隔离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MRSA的隔离措施.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5/1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MRSA的隔离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神经外科病人住院时间长,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因素是感染MRSA的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同时细菌室应选用准确的检测手段,发现MRSA,及时向临床报告,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科,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防止院内交叉感染。MRSA传播主要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在患者、医护人员、患者间播散,另外,衣物、敷料等物品可携带MRSA,促进MRSA在院内的流行,病人一旦感染或携带MRSA,该菌可存在于患者身上达数月之久。MRSA感染多发生于免疫缺陷者,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患者,长期住院及老年患者,MRSA极易导致感染的流行和暴发。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避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明显的标识:红色。(床头,病历,病人一览卡)病人安置在单间或同种的病原同室隔离。人员限制: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房。做好病人及陪护宣教工作,重点是手卫生等。手部卫生:接触污物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检查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消毒。眼,口,鼻防护:接触病人戴口罩,完成诊疗护理时,在离开病房前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放入黄色垃圾袋中,洗手,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穿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仪器设备:用后清洁,消毒或灭菌。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不能共用,使用后单独清洗及消毒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心电图仪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物体表面:对病人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施表面,须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湿抹布清洗及擦拭每天2次,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单独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一个病房单独一把拖布及抹布。每天清洁及消毒此病房最后做。病房空气消毒:用空气过滤器消毒,每天2次,每次2小时。终末消毒:床单位,病服或被病人的分泌物,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被服,单独用黄色垃圾袋装好,做好标识送清洁消毒。标本运送:密闭容器。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放置,完成诊疗护理时,在离开病房前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放入黄色垃圾袋中,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病人离开病房或转科时,应先通知科室,做好感染控制措施。解除隔离:临床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或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大于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MRSA唯一疗效肯定的抗生素。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MRSA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医院应加强对新入院及MRSA易感者的检查,发现MRSA,及时向临床报告,以便控制感染和隔离治疗。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技术规范》,2009年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用指南(第二版)。WHO,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