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中央银行学习要点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经过了一百多年发展后的产物,经历了从不完善到成熟的过程中央银行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具有三大职能中央银行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代表性的有四种。中央银行的业务也分为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及中间业务,但完全不同于商业银行。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银行业在种类和数量上迅速扩大,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货币流通陷入混乱。,各行间债权债务关系日趋复杂。落后的结算方式和制度也成为货币金融业发展的阻碍。。,就具备了要求统一发行货币,统一票据结算,统一收缴准备金,以稳定金融,促进发展的客观基础。当货币发行集中于一家银行的时候,中央银行就产生了。货币发行的垄断是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一、中央银行起源的原因二、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⑴银行券统一发行之必要:⑵建立全国统一的清算机构之必要;⑶在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流动性支持之必要。⑷代表政府意志实施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之必要。三、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但中央银行制度的真正形成和发展始于19世纪中叶。中央银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式是从一般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由国家法令授予权力,逐步确定中央银行的地位。第二种方式是直接建立中央银行。这种典型首推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英格兰银行的产生十九世纪英国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拿破仑进攻英国期间银行系统出现金融危机而暂停英格兰银行纸币对金银兑换。1821年英国在世界上首次实行单一金本位制,结束了此前关于金本位的争论。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金币可自由铸造,黄金可自由输出入,货币储备使用黄金,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1825年和1836-1839年英国出现了经济危机,货币发行不能支持正常生产的需要,大量企业因缺乏货币支持,不能偿还债务而破产。1844年英国首相皮尔主持通过《英国银行法案》(Peel‘sBankAct)又称《皮尔条例》,规定不再产生新的发行银行,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并集中其它商业银行的部分现金准备,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1854年,成为银行业票据交换中心。1872年承担起最后贷款人责任,同时也具有了相当程度的金融管理机构的色彩。四、我国的中央银行(一)新中国的中央银行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在石家庄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1983年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通过。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类型1、中央银行是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2、中央银行是国家最高的金融决策机构,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3、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第一,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保障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的平衡。第二,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它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信用规模。第三,中央银行是最后贷款者。它通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信用机构进行贷款规模和结构的调节,间接地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中央银行是国家最高的金融决策机构,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第一,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业的最高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制定金融方针、政策、制度、法令,并监督贯彻执行,是国家最高的金融决策机构,是政府在金融领域内的代理人;第二,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实现了资本国有化;政府拥有任免中央银行总裁和理事的权力;第三,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组成部分,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国家机关,具有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双重性质,有执行管理金融、扶持金融业发展的双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