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我国免费午餐计划的实施.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我国免费午餐计划的实施.doc

上传人:xyb333199 2019/5/1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免费午餐计划的实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我国贫困地区,有许多孩子上不了学就连基本的温饱也得不到满足。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解决贫困地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个人得不到基本的物质保障,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追求精神上的东西呢。国家一直在着重解决学费、书费、学杂费贵的问题,但却忽略了贫困地区学生的吃饭问题。贵州沙坝小学位于黔西县花溪乡,道路极其崎岖难行,越野车时速不敢超过20公里,行驶时间约1小时20分。学校周边居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以及一些蔬菜。青壮年多外出务工,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老人和妇女还要做农活,很少有时间照料孩子。沙坝小学共有8名教师,5名正式教师,2名代课教师,1名无偿支教的志愿者。学校经济情况紧张,为了硬化操场和应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安装监控系统,已负债4万余元,每年从学校仅有的两项收入(学前班学费:每人每年500元、生均公用经费:每年每人150元)中节省一些下来还债。在这里上学的4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靠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多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加上距离遥远,无法保证午餐。一部分孩子会带一点菜汤泡过的冷饭,或者煮一个土豆带到学校,学校没法为孩子提供加热设备,即使是最冷的冬天,孩子们也只能吃冰冷的甚至结冰的饭。有些孩子饿得受不了,就跑到附近的农田里去挖土豆,自己生火烤来吃。孩子们上学的距离普遍很远,都是行走困难的山间小路,加上当地雨水较多,山路泥泞难行,可孩子们还是坚持每天走两个小时的山路上学,风雨无阻。许多爱心人士得知这一事情后,就在网上通过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募捐钱物,收集善款来为这些学生提供免费的午餐。学校没有食堂,而爱心人士所提供的资金来源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沙坝小学的校长对此感到很担忧。由《黔中早报》、《凤凰周刊》、《都市快报》和“树基金”共同发起的“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助学行动”,在贵州黔西县沙坝小学开始试点——4两米饭、1个鸡蛋、还有一个汤。该校学生在学校里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餐,首批启动资金两万元由“树基金”提供。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由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60多亿元,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每生每天给予3元营养膳食补助;各省(区、市)也要制定本地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专门资金对取得一定成效的省份给予奖补。许多国家很早就开始实行了免费午餐的政策, 印度政府为解决小学生吃饭问题10年前推出了免费校园午餐制度,,还增加了教育普及率。其资金44%来自政府56%来自捐款。其食物营养全面,蛋白质最高20克/餐,并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体系称为"中央厨房",每天可以生产出超过10万份午饭。没有被"中央厨房"模式覆盖的学校,也都会自己设立一个小厨房,为学生们烹制午餐。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人口大国,印度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和借鉴。相比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更是注重学生的营养和食物安全。免费午餐这种福利制度,最早出现在战后的百废待兴的日本,曾经实行过营养午餐供给,并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免费,如今日本每个地区,都设有专门制作学校饭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