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后市把握新兴产业机会.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后市把握新兴产业机会.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5/1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后市把握新兴产业机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历史经验来看,当中国经济增速领涨全球,且全球股市一片涨声之时,沪综指如果独迈熊步,多数原因在于逆经济周期而动的宏观调控周期在发威,类似2004至2005年的熊市,会不会在A股重演? A股市场出现三大异象从9月29日机构对沪深300盈利水平的一致预期来看,2010、%、%。如果这一预测被证明是对的,则沪深300指数将有一波急速的上涨行情,权重股大幅补涨可期。从9月份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机构开始用脚投票,机构的群体行为,导致当下的A股出现三大怪状: 一是沪综指和全球股市的背离。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周四,%,同期成熟市场如道指、%、%%,“金砖四国”中的印度、%、%%。二是主板估值与中小板的严重背离。截至周四,,。%,跑赢沪综指35个百分点。三是地产股和房价的严重背离。目前深证地产指数的点位不到2007年11月历史峰值的四成,但是,全国新房成交均价却较2007年的峰值高出约二成。宏调已进入全面紧缩期 A股异象迭生,与宏观调控关系密切,有点类似于2004年至2005年宏观调控时期“独自走熊”的历史重演。由于应对“非典”的振兴政策和新一轮政府换届下的政治周期的双重推动力,2003年至200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出现过热迹象,引发新一轮宏观调控,沪综指因此急速下跌。数据显示,沪综指从2004年4月7日的高位1786点,一直跌至2005年6月6日的998点低谷,走出了一波与全球股市完全不搭调的大熊市。期间,恒指从12720点涨至13860点,道指从10480点微跌至10467点。从深层次因素看,从2004至2005年,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下,信托、券商和银行等机构的破产潮显现,一波小型资产负债表式的衰退周期令股市打寒战。眼下,中国式宏调在经历7月至9月份的摇摆期之后,大有进入全面调控的攻坚战时期。粗略分析,一轮典型的宏观调控,可分为冷静观察、温和预警、适度微调、重点调控、政策摇摆、全面调控、深化落实、显著见效和逐步退出九个阶段。由于从去年8月开始的宏调并未令全国房价实质性下跌,针对房市的重点调控出现“空调”之忧。因此,近期有关部门针对房市的新一轮调控,实际上是揭开全面调控帷幕,相信诸如连续加息、开征房产税、提高地产行业项目投资资本金比例等更严厉的紧缩政策可能择机出台,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压垮房价疯牛。热钱乱窜吹胀结构牛市新一轮房市调控启动,地产股无疑是“重灾区”。在中国股市的产业结构中,逾七成属于强周期行业,其中金融、钢铁、煤炭、机械和石化等行业的景气程度,均与地产业的兴衰休戚相关。一旦房市进入冷冻期,则当下看似不高的“大金融”概念,或现估值体系的崩溃。美国房价指数从2006年5月的创新高到2008年底的下跌近四成,美国银行业的净收益因此从2006年度创纪录的1457亿美元,变成2008年四季度的亏损262亿美元。在宏观调控的重拳打压下,中国的房市和银行业会不会出现美国式的困境?这是个难以短期难下结论的难题。出于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一些机构开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