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今生今世证据.ppt

格式:ppt   大小:24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今生今世证据.ppt

上传人:阳仔仔 2019/5/20 文件大小:2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今生今世证据.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24150113陈凤仪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多家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作品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长篇小说《虚土》。刘亮程的作品被称为“乡村哲学”,它的独特之处首先就在选材与众不同。作者经历了中国农村的世事沧桑,庄稼人,牲畜,田野,小麦和树林……在他的眼中化出化入,生死衰荣。作者笔下的农村是几十年前的过去的农村,距离今天时代比较远了,要联系一定的背景才能深刻地领会作者的用意。刘亮程在《住多久才算是家》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自白:“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村庄,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白白耗费在另一片土地上;在我年轻的时候、年壮的时候,曾有许多诱惑让我险些远走他乡。但我留住了自己,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没让自己从这片天空下消失。”于是丰沃而贫困的土地就变成了感情,他的哲学。1、文章的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据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视这些事物为证据?一、思考问题,了解文章思路有物证:草、土墙、房子、门洞、窗口、烟道、锅头、破瓦片、泥皮、烟垢、灰、划痕、木、铁钉、榆木桩等。有人证:瘸腿男人、同龄人有痕证:墙边土坑、叫早公鸡、窝中黑狗有自然证:深处的大风、明亮的月光、扬落的尘土、午后的夕阳等。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2、作者为什么要寻觅这些证据?曾经的生活是需要证明的,人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生命的痕迹)。3、没有了这些证据会怎样?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当找不到以往在故乡的生活证据时,一个人“内心的生存”就失去依凭,那么就会失去所谓的精神家园,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二、思考问题,点评文章朗读课文第一段,说说其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感情。(1)对这些证据的珍爱;(2)对当初自己不懂得这些证据的自责;(3)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第2节作者为什么要叮嘱“草”“土墙”“房子”?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抽象感情的形象表达那是我曾经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我真的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连用七个设问句,自问自答,深刻表现了“我”对过去生活的怀恋,对世事变迁的感叹,对失去故乡这个精神家园的担忧。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文章的意思又进一层。“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复杂的表述,包含了人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内心的生存”找不到依凭,那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所谓“精神的流浪”是现代人常有的精神疾患。过去的生活经历是每个人心中的独特感受,永远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