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会到立的小丑大班科学活动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到立的小丑大班科学活动教案.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5/2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到立的小丑大班科学活动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到立的小丑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小丑会倒立的原因,从实验中感受杠杆、平衡的原理和现象。 2、继续学录表的方法。 3、喜欢参加科学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范例小丑2个;事先画好的小丑的图片(贴好衬底)、底座(小杯子、油泥、吸管);吸铁石、回形针、雪花插片、文件夹每人各2个;幼儿记录表、笔、黑板等活动过程: 1、出示小丑,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发现小丑倒立的原因。(1)、出示双面范例小丑“你们看过小丑表演吗?我这儿有个小丑,他会表演倒立,想不想看?”提问:“为什么小丑能倒立?你们的小丑会吗?你们也来试试看,让你们的小丑也倒立。”幼儿进行尝试。(2)、师幼2种小丑进行比较“为什么我的小丑能倒立,而你们的小丑倒立不起来呢?”(3)、幼儿用硬币进行尝试“小筐里有一些硬币,你们去试一试,看看硬币贴在哪儿能使小丑倒立。”(同时用单面范例小丑提示硬币的贴法:双面胶贴硬币,贴在小丑的背面) (4)、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你刚才是把硬币贴在什么部位使小丑倒立的?”“为什么只有在小丑的手部贴上硬币就能倒立呢?为什么在别的地方贴就不能呢?为什么要贴2个硬币呢?”总结:只有在小丑的手部贴2个一样重的硬币,小丑身体才能平衡,就能倒立了。(5)、请幼儿继续去尝试未倒立起来的小丑。 2、猜想并记录还有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来(1)、启发幼儿讨论“除了用硬币,还有什么材料能使小丑也倒立起来呢?”(2)、幼儿进行猜想并记录(简单的介绍记录表): “小筐里有吸铁石、回形针、雪花插片和文件夹,我们来猜一猜,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来,并把你的猜想记录在表格的‘?’后面,可以的就打‘√’,不可以的就打‘x’。” 3、幼儿实验,探索还有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来(1)、启发幼儿用桌上的材料试一试,并做记录“猜好的小朋友就用小筐里的4种材料分别去试一试,看看哪些材料也能使小丑倒立起来,试好后记录在表格的‘小手’后面,可以的打‘√’,不可以的就打‘x’。注意:每次只用一种材料进行实验。”(提醒幼儿将原来的硬币要拿掉,在小丑的手部贴上双面胶,每次试一种就做一次记录,然后再试其他的材料。) (2)、讨论实验记录的结果,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为什么吸铁石和文件夹也能使小丑倒立,而雪花插片、回形针不可以呢?”总结:这4种材料是不一样的,吸铁石和文件夹重一点,所以能使小丑倒立,回形针、雪花插片轻一点,小丑就倒立不起来了。经验扩展:我们去试一试不同的材料贴在小丑的手部是不是也能倒立? 科学活动《会倒立的小丑》说课内容科学小制作活动是我园多年来研究的一项课题,由我园老师创编的小制作作品曾分获省、市、区各项制作奖项。科学活动《会倒立的小丑》是受我园一位老师的科学小制作“倒立的小丑”的启发而设计的,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生成了这节探索实验活动。在研究制作过程中,我发现,开始是单纯的以制作为主的一节活动,似乎缺少难度和探索含量,所以,把这节纯制作的活动设计为探索并加上猜想、记录再实验的活动,将制作内容成为了活动的一部分,让孩子通过探索和操作发现“小丑能倒立”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这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孩子们在活动中也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参与去找到这个原因。《会倒立的小丑》的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小丑会倒立的原因,从实验中感受杠杆、平衡的原理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