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芮城县西关示范小学西关示范小学是一所乡镇示范校,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813人,专任教师11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作为城乡结合点学校,近年来我校立足校情,抢抓机遇,积极致力于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学校先后荣获市级“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先进单位”,省级“山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应用优秀校本资源库评选活动小学组优秀奖”等荣誉称号,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更是得到了大面积提升,办学质量赢得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西关示范小学终于踏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一、明确思路,选准切入点随着国家农村远程教育设备的投入应用,我校作为全县小学最早一批模式二项目校,历经五年的探索与实践,确实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面对具体应用中模式二项目暴露出来的诸如资源接收与保管、设施配置等问题,面对全校教师应用作息技术的热情和对优质资源的迫切需求,我们确立了“硬件软件同步抓,管理应用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在各级领导特别是电教馆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以下工作:,完善硬件设施针对模式二项目应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一方面通过制度规范,加强科学管理;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近35万元,添置和更新设备,为学校配备了资源服务器、多功能会议室,为教师办公室全部配上了电脑,给全体教师购买了U盘。全校36个教室,其中5个专用多媒体教室,31个教室安装了“班班通”点播系统,实现了班班通。,加强资源建设资源建设在我校一直是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既购买省、市网站教育资源使用权,又加盟“国家教育资源联盟网”,成为会员,还与威科姆公司牵手,由该公司提供与班班通配套的资源。虽然我们通过种种渠道收集到丰富的资源,但是由于教材版本多样,有些版本(如六年级语文使用的教科版、音乐课的湘教版)可以使用的教学资源并不多。为了更好地使用“班班通”,学校电教组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自己收集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实例光碟、学校教研活动录像、教育电影等,进行二次开发。这些做法均为我校资源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我校已经建起了能初步满足全校师生需要的资源库。3.、多措并举,推进资源应用在推进资源应用上,我校的做法是:①制度促应用。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建章立制,出台了《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资源使用登记制度》、《信息技术应用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学校由专人负责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教师自觉地应用资源,确保资源应用率最大化。②培训促应用。在培训内容上,学校尽量选择一些起短、平、快的应用技术,让教师学有所获,不断提高应用能力;在培训形式上,注重四个结合即培训和考核相结合、培训和自练想结合、培训和应用想结合、培训和提高相结合。在培训上我校还坚持在每周例会时,特意留出5-10分钟时间,由骨干教师就应用中的一些焦点问题答疑解惑,此举颇受广大教师的欢迎。③激励促应用。学校把每位教师的培训结果和平常资源应用情况由专人负责记录备案,在年度考核、评优选模、职称晋级等方面,对表现优秀者予以倾斜,通过激励这一杠杆,激发教师应用的积极性。二、信息共享,找准生长点信息化的优势是突破时空界限和信息高速流动,其突出标志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带动跨越式发展。在信息共享方面,我们围绕“校园网站”的建设、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课堂的打造三个重点展开工作。“校园网站”我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