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拿来主义 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拿来主义 教案.doc

上传人:小点 2019/5/23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拿来主义 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拿来主义》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主旨,把握“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树立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2、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中重点句子含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平时都读过些什么书啊?看来大家是涉猎中外啊,面对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二、理清思路,,疏通字词。自诩(xǔ)磕(kē)头残羹(ɡēnɡ)冷炙(zhì)冠冕(miǎn)犀(xī)利吝啬(lìnsè)脑髓(suǐ)孱(càn)头蹩(bié)进国粹(cuì)2、请同学读文章,感受文章并思考问题(1)(1)划分文章结构,并归纳断义(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研习课文第一部分教师提问:(1)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针对的是什么错误思想?(2)说说“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危害是什么?明确:闭关主义的危害——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碰了一串钉子送去主义的危害——子孙给人家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3)正是上面两种主义有巨大的危害,作者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的中心论点在哪里。(结合文章题目进行引导)明确:虽然作者在第5自然段就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命题,但第7自然段准确地阐释了怎么去“拿”的问题,因此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第7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4)这种先批判错误的思想,然后树立自己观点的论证思路叫什么?三、深入分析,学习论证1、作者在前几段里面提到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几种做法?作者选择的是哪一种做法呢?明确:A、闭关主义B、送去主义C、听凭送来D、“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作者认为正确的做法是:“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2、那么作者是如何排除(否定)其它做法的呢?(1)“闭关主义”是怎么做的?(2)“闭关主义”是否行得通呢?为什么? 明确:(1)闭关主义的做法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也就是彼此不交流。(2)闭关主义”行不通。因为“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也就是用武力逼迫,“又碰了一串钉子”。于是排除(否定)了“闭关主义”的做法。 3、“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其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有依据。“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其论证方法是例证法(举例论证)。 4、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