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复习计划怎么写.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复习计划怎么写.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9/5/24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复习计划怎么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计划怎么写篇一:数学复****计划六年级数学复****计划一、数学复****的任务 1、首先我们系统地梳理小学阶段的所有核心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中的系统整理、优化,从而形成符合学生个性要求的有效知识网络结构。 2、引导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毕业复****本身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再学****和知识结构再优化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的过程。我们很清楚,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而通过总复****我们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各种能力。包括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4、再次激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体验,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学****目的教育、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健康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在数学总复****过程的安排上由于复****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所以,学生原有的学****情况直接制约着复****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复****时间来确定复****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各班教学实际和本校特色,总复****阶段共计30课时,复****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与代数”分成: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四段。 1.“数的认识”(3课时) 重点复****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以及这些数的联系与区别;分数性质、小数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数的实际应用。复****建议: (1)帮助学生熟练地在数轴上填整数、小数、分数,理解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2)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素材读、写多位数,改变数的计数单位,求近似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写多位数,复****十进制计数法,包括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数位分级、多位数的组成等。通过读多位数、改变多位数的计数单位、求多位数的近似数以及比较多位数的大小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读多位数一般先分级,还要遵循读数的规则,尤其是数里的0的读法规定。另外这里还带着复****小数的知识,包括计数方法、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方法等。(3)在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性质、小数性质改写数与式上。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计算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这些知识常用于名数的化与聚,并且还是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结点。可以先复****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相互改写。(4)将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5)用卡片摆数,复****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我们着重利用摆出的数复****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回忆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把许多知识融合在一个活动之中,使知识不孤立,复****不枯燥。(6)新教材中特别要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在车票、商品标识以及报纸、网络上寻找数的信息,体会数的具体含义,感受数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表示次序或用于编码。 2.“数的运算”(5课时) 重点复****四则计算的意义和算法,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路。复****建议: (1)应该掌握的口算、笔算、估算等方法。并进行灵活的选择,主动采用简便运算。通过选用合适的算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应主要抓住加强数量关系,突出解题思路的训练,全面、充分挖掘条件间的联系,进行信息的再加工;沟通未知与已知的联系,规划解题的步骤。充分利用分数、百分数的概念进行推理,充分利用题组体会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交流解题的体验,自己再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式与方程”(2课时) 重点复****用字母表示数,等式与方程的概念,等式性质和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复****建议: (1)让学生体验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书写规则。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2)熟练掌握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问题如果列算式计算,思路曲折、列式困难,如果列方程解答显得顺畅、方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更要让学生学会合理的判断。 4.“正比例和反比例”(2课时) 重点复****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及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复****建议: (1)通过用测量、调查获得的数据或统计表里的数据写出比、体会比的意义。并能熟练用比组成比例,体会比例和比的联系与区别。(2)能通过判断,复****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画出正比例图像并能解决一些有关比例尺知识的实际问题。(二)、“空间与图形”分成:图形的认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