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古代名人养生故事.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名人养生故事.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5/2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名人养生故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名人养生故事古代名人养生故事导语:其实论养生方面的思想,仿佛古代文人雅士更加深邃,一句诗的字里行间就能看出一个养生的大道理。下面是对于古代五大文人的养生轶事的讲述,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代名人养生故事,了解古代文人如何养生。古代名人养生故事:命运坎坷意志坚强李清照李清照的文学创作非常丰富,包括诗、词、散文等,以词作最为后人称颂。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生活相当美满,夫妇唱和诗词,鉴赏书画金石,在丈人中誉为夫妻的楷模。后金兵入侵,家乡沦陷,举家南迁,而且丈夫突然病死(赵明诚死时她46岁),使她身心都受到极大的打击。可是,她支撑着、抗争着,活过了古稀之年。李清照的养生、长寿得助于她自幼喜郊游,并为多种技艺的爱好者。由于喜欢户外活动,常常接触大自然,除了筋骨得到锻炼以外,也养成一种豁达、豪放的性格。晚年的李清照,虽生活在国破家亡的境况中,但由于她自幼养成的豁达大方的素质,使她以一弱女子而能经受风霜雨雪、天灾人祸的打击,而意志却更坚强,得到古稀之寿。古代名人养生故事:锻炼使书圣寿至古稀颜真卿颜真卿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公元785年,时年76岁的他不幸被图谋叛变的军阀李希烈缢死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龙兴寺。颜真卿从小喜爱体育运动。公元784年,正当颜真卿75岁诞辰,亲友们纷纷前来祝贺。他非常高兴,不仅给人们表演了书法,也表演了体操绝技。他先叫家人搬来两张太师椅,立身在两椅的中间,用两手握着椅背,连续做了百余下屈臂撑。接着又叫家人抬过一张空床,他用双手按着床的东南角,两脚用力一蹬,身体轻快跃过床。这跳马表演,他重复做了五六次。随后,他用一张宽约3尺余的席子将自己的身体围起来,直立地上,说道:看我跳出去!只见他两手稍为一按,双脚顺到用力一蹬,早已飞身跳出高达3尺余的席子,轻巧地双脚落地。颜真卿坚持锻炼,直至古稀之年仍体魄强健,技巧超人。古代名人养生故事:旅游文学家袁枚袁枚是我国清代中叶的著名文学家。袁枚从青少年时代就热爱大自然,常在风光秀丽之处构思诗文。中年之后脱离***,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游山玩水达40年之久。70岁还从安徽、江西,到广东、广西、湖南游了一大圈,途经风景胜地黄山、庐山、罗浮山、桂林、洞庭湖,一路寻幽访胜。回家之后踌躇满志,写下:自觉山水胆足夸,年赴七十走天涯。公然一万三千里,听水听风笑到家。袁枚80岁时仍然能徒步登山,步履稳健。清代学者为其80大寿写的两句贺词是: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加上他心情怡静,乐观无忧,使他享有82岁的高龄。古代名人养生故事:欧阳修养生倚五友欧阳修爱好广泛,博学多才。对琴、棋、书、画、诗这文人五友无所不通。他由于不得志,心情郁闷不畅,久之患上了幽忧之疾,多方求医,不见好转,痛苦之极,别无良方。为解除烦恼,他便操练这琴、棋、诗、书、画五友,一旦全心投入了角色,便怡然自得、不知不觉病已痊愈。他在《送杨序》这文中写道:予常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他劝人以五友为伴,防病养生。他在《秋声赋》中写道: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人常有多忧多思之老,方壮遽老,方老遽衰,反之以长生之法。他在告诫人们过多的忧伤会伤害心灵,过重的劳动会伤其体形,一个人的智慧与体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是多愁善感,则青壮年会加速老化;老年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