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医辨证治疗阴虚型梅核气40例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辨证治疗阴虚型梅核气40例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5/26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辨证治疗阴虚型梅核气40例疗效观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莂中医辨证治疗阴虚型梅核气40例疗效观察螂刘志雄1蒇蒇【摘要】目的:讨论阴虚型梅核气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通过对40例阴虚型梅核气病例用麦门冬汤与六味地黄汤化裁治疗,分析其疗效与规律。结果:40例阴虚型梅核气通过辨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治愈率为80%,%,%。结论:中医治病贵在辨证,切勿拘于陈规。螃【关键词】梅核气;阴虚型;治疗芀蒀梅核气是因情绪波动,气机不畅,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感为特征的疾病。其表现为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妨碍饮食进入的症状,经检查却不能发现有异物的存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咽异感症。“梅核气”之名首见于《古今医鉴》,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妇人咽中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记载:“咽中如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结聚。”至此以来,后人论述该病之病机均以痰气郁结为要点。此病在临床上取效甚难,且易反复。正因如此,后人对此病立论均以痰气交阻为要点,渐渐地一见“梅核气”除了半夏厚朴汤外不记的别的什么了。笔者在临床初期也没有逃出此般陈规,2005年12月至2012年7月期间,本人治疗40例梅核气伴阴虚症状明显者,用麦门冬汤或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特报道如下。,其中女性30例,男性1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1月,,患者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之诊断标准,确诊为梅核气,上述病例除主要临床症状外,还不同程度有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中医辨证属阴虚证之症状。上述病例中伴咽部干燥灼热、胸闷气短、痰少而粘或饥不欲食等症状者,辨证为肺胃阴虚,共26例,女性20例,男性6例,其中重度20例,轻度6例;伴见症状为五心烦热、腰部痠困、梦遗滑精等症状者,辨证为肾阴虚,共14例,其中重度12例,轻度2例。其严重程度判定也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以严重咽部不适不可忍受为重度,咽部不适可忍受为轻度。。薅心理疏导在该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排除患者恐癌症等不良心理因素,同时告诫患者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发怒。。肈肺胃阴虚型用麦门冬汤合桔梗汤,基本处方如下:麦冬12克,党参15克,半夏9克,桔梗12克,甘草6克,大枣5枚,粳米15克;肾阴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合桔梗汤,基本处方如下:熟地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桔梗9克、甘草6克。上药用冷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200毫升,六味地黄汤饭前温服,麦门冬汤饭后温服,一日二次。治疗十天为一疗程。《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以咽部异物感消失为治愈,咽部异物感可忍受显效,咽部异物感无明显变化为无效(1)。,经过十天的疗程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32例完全治愈,治愈率为80%,7例显效,%,其它伴见症状也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1例在首次诊疗后中断治疗,视为无效病例,%,%。具体见表1:膂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