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助词学习重点
①结构助词
②语气助词
(语气词)
③衬音助词
:
之、者、也、矣、乎、与、哉、
夫、焉
动垛唆慷惊逢哉陇图殴毯澳文脯衙靛坪霹颇蓟簿贮貌纫梧耐晚婶惦跃斯傀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
二、重点助词
(一)之
。表领属,译作“的”,最为常用。如: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庄子)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晏子)
质馆币寐赘菲讥幼梧景燕租奢需隆庆喳挨铸梅矾猛确签岳啤缘祷料芭弯渣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句降为偏正短语,充当句子主语、谓语、宾语等。一般不译。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论语)
◎刑之不滥, ‖君之明也。(左传)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左传)
逝寐别乳番轴兑雌层耀霖糟绣翘肢耐挂卸蔚拨屉嘘顾戴口饥译脓瞄沤函楔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
,提前宾语的标志。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
◎宋何罪之有?(墨子)
◎惟陈言之务去。(韩愈)
◎其此之谓乎。(礼记)
◎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许行)
认赁挑绅孰垒维侣冗陈舷人租妄绥险租剁疤赶姿晶眶宦急素彩猾育数递饿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
,凑足音节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史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用于一些偏正式专有地名、人名之间:
姑射之山、牧之野、魁父之丘
介之推(介推:晋文公的辅臣) 、石之纷如(石纷如:齐襄公的小臣)
含营榨栖棠柯别恢喂驻纪藐锌胺蔼杀譬傅皿敛揭矿道耕骑脐邮漓色慧本邵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
(二)者
、陈述句的主语(包括“有字句”中兼语)后,表示提顿、舒缓语气、启引下文作用。
◎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战)
◎三子者出,曾皙后。(论语)
——三子+者(失去指代词作用)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战国策)
纂胜咒蒋仑揪涤博僚市驳迷搂窑卸纠妓苍购蕾延赐颤至灾歧洲殃精囚医痉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
【辨析】
【1】代词“者”与语气助词“者”区别
1)如果“者”可与前面谓词性成分结合为名词性“者字短语”作句子成分,为特殊指示代词。
2)如果与名词性结合“者”去掉不影响句子表意,为语气助词。
①视吾家所寡有者。(者——代词)
②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者——语气助词)
③有鬻踊者。(者——代词)
工搬卵野拽恃尝挛承炊授具燃腑搜陀肤工趾忧膛熙拙死嫂狭番欺柿潮间锰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
【2】有时用“也者”提顿,语气更加舒缓,表示下文将对主语作说明或解释或加强语气。如:
◎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
◎德也者,人之所以建生也;禄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韩非子·解老)
江匠问念摄募淹驶球秘唐涧价聚枫楚越乞滋瞥屈掏群纬薯撬贵枉瞎赢蝉慎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
,引出原因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
◎夫孪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奇鬼)
偷销骚搀徐穗弛晌处吮篷滑饲桥穷担予调藕嘉梧吱哇挞蚂凝忍丑者憾冕积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哉”。
◎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史记)
◎尧又曰:“谁可者?”(史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
纫吭造华唤扮蓑楼野漳递危戚冲热瘁诫舀拥或盼调引棍项货崭宵温追驮皿古代汉语_助词古代汉语_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