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寿光市官台、侯镇、羊口、圣城街道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寿光市官台、侯镇、羊口、圣城街道简介.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5/26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寿光市官台、侯镇、羊口、圣城街道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官台遗址位于寿光县杨庄乡官台村北。民国《寿光县志》载:“元初有盐官,名官台场,大德十一年,台上建孔子庙,后废。清初时官台盐场大使署在此。乾隆三十四年,潮水漫溢,始徙于侯镇。迄今官台村北,尚有明万历间灶志碑。灶学碑,皆仆地。场署故址,则荡然无存矣。”今石碑和龟形碑座仍残存于官台村北。1914年9月   王家岗盐场和寿光县的官台盐场合并,改名官岗盐场(后改称王官盐场),设崐于羊角沟。辛镇、沙营、王家岗盐场滩遂废。侯镇侯镇位于寿光市东北部,辖8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0万,总面积218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土地资源丰富,,盐田18万公亩。交通便利,辛海公路横穿东西,大沂公路、大九公路纵贯南北,正在动工兴建的荣乌高速公路穿过镇区。资源丰富,北部地下储存有丰富的卤水资源,储量达7亿立方米,年产原盐5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盐及盐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侯镇人民有着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侯镇自古就是寿光沿海经贸重镇,地理位置重要,唐初,在此设军镇守,监视海面动态。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大将军张亮曾驻军侯镇,从海路进攻侯镇。从清雍正年间,这里就商贸发达,商贾云集。侯镇是革命老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前国务院总理***战斗过的地方。1947年***行军至此,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抗日战争,于侯镇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对侯镇人民送子参军,踊跃支前的情景印象很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解放,侯镇人民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人民开拓进取,以百倍的努力建设家乡,近几年侯镇发展迅速,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侯镇境域,东北部濒临渤海,潮间滩地,广阔平坦,“海滨广舄,厥田斥卤”自古就有发展盐业的资源和条件。考其制盐起源:据《史记》“夏本纪”称,早在四千年前夏禹时,在莱州湾一带就有“厥贡盐絺”的记载,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凭借齐国濒海优势,全面进行改革,大兴渔盐之利。创立“官山府海之策,禁北海之众,无得聚庸煮盐”。盐业始为官办。据《寿光县志》记载:汉景二年沿海设官盐,后魏迁邺令傍海煮盐,时青州以北,置灶五百四十有六。唐盐铁使第五琦建议就开灶之地置官司。宋承唐制。元世祖设各路督转运司,立“开中盐法”山东分置十九场,寿光居其一,于是官台盐场之名始著。官台以中疃为中枢,张左右翼,左翼越宁家墩至固堤场,广袤五十余里。   侯镇盐业发展盛于清初。雍正八年盐运使葛斗南,上奏章《不许裁并盐场》复准。于是又复建官台盐场,并将潍县的固堤盐场并入官台盐场管理,场署驻侯镇。设场大使管理盐务。雍正末年侯镇为煎晒兼行时期,乾隆初年即全转为晒制,而且在建滩、制卤、晒盐、坨储等方面都有改进和发展。首任大使何师孟,实行“恤灶惠商”,促进了侯镇盐业的发展,各省盐商来侯镇办理“盐引”进行贸易,盐商云集,盐业贸易日臻繁盛,侯镇遂以盐业而驰名。   清乾隆三十四年官台盐场场署迁于侯镇,位于侯镇后街,场署座北面南,依次为大堂、二堂、三堂、四堂四部分。周围有砖铺2米宽的更道,夜间供更夫巡行。大堂坐落在大门以北,是一座面宽五间的单檐九檩砖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