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docx

格式:docx   大小:5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19/5/27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单磷酸阿糖腺昔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652100摘要: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廿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滴单磷酸阿糖腺背治疗,观察组给予静滴单磷酸阿糖腺廿联合核黄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磷酸阿糖腺昔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症状改善快,有效率高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疱疹性咽炎;阿糖腺背;核黄素;联合;治疗效果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起病急骤,多见于1・6岁儿童,该病在小儿时期多见,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1〕。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单磷酸阿糖腺昔联合核黄素治疗疱疹性咽炎75例,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儿150例,男84例,女66例;平均年龄(+・)岁。均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症状,查体可见口腔后部的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疱疹周围常伴红晕,有时可累及软腭,舌和咽部。辅助检查提示血常规口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5例,男39例,女36例;对照组75例,男45例,女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血常规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禁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清淡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饮食为主;进食后清洁口腔,多饮水,酌情静脉补充足够的能量及电解质。观察组予以单磷酸阿糖腺昔(海南锦瑞制药有限公司)()入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加核黄素(海南五洲通药业有限公司)5mg/d入5%GS静滴,对照组予单磷酸阿糖腺昔(海南锦瑞制药有限公司)5-10mg/()入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基本疗程3・5天。、口腔疼痛缓解吋间(年幼病儿表现为拒食、流涎缓解),疱疹好转吋间、治疗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疗效判断标准见文献〔3)。以P<。•,观察组病儿口腔疼痛减轻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差异(p<)o见表•讨论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1・6岁小儿,其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感染容易传播,每年3・6月为发病高峰期,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伴咽峡处疱疹,由于患处疼痛剧烈,患儿还可表现为拒食,流涎,烦躁及相应的淋巴结肿大,病程约1周左右,本病除患儿口腔疼痛外,还因患儿高热,拒食,烦躁等临床表现导致患儿家长极度紧张。单磷酸阿糖腺井为囉喘拮抗剂,其药理作用为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单磷酸阿糖腺昔进入人体内后转化为二磷酸阿糖腺昔和三磷酸阿糖腺背,前者抑制病毒DNA末端脱氧核卄转移酶,使DNA合成终止;后者抑制病毒核昔酸还原酶和DNA多聚酶,抑制病毒复制,此双重作用可有效抗病毒,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