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磁共振成像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39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磁共振成像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5/27 文件大小:3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磁共振成像实验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核磁共振实验报告小组成员:实验目的了解磁共振设备结构。了解磁共振设备软件的使用。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的T1,T2值。。该设备包括谱仪,射频柜,梯度柜和一个主机。其中谱仪中有线圈,样品通过试管放在谱仪中进行检测。梯度柜有三个旋钮调整磁场的均匀性。核磁成像的原理是根据物质中的氢原子成像,自由水所表现出的特征是T1和T2均长,即含水量多的物质T1,T2均长。实验步骤开启总电源,开主机。待设备正常工作后,进入数据采集界面。打开射频柜,将被测样品放入试管中,放入谱仪。,由于刚开机,噪音大,所以需要过一段时间之后调整中心频率。选择硬脉冲序列,将采集到的信号累加,进行FFT变化,在一维处理中选择设置中心频率,点击波峰处,将此操作重复,直至其中心频率为0,或者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两条曲线无相交。此步骤目的为将久为开机的设备从偏共振状态变为共振状态。寻找P1,P2值,其中P1为90°脉冲的作用时间,P2为180°脉冲的作用时间,其寻找方法为将界面调至模数据,累加,在采样菜单下改变P1值,当P1值从小到大变化时,对应模数据左端点的值先变大后变小,找到最大值P1和零值P2,一般P1=1/,填入步骤5中所测得的P1,P2值,并且调整其他数值。其中,根据经验,D1=300,D2=600,D1为90°脉冲和180°脉冲之间的间隔,D2为180°脉冲之间的间隔,C1为180°脉冲个数,TD为坐标轴中显示的时长,RG为接受增益,一般设置为2,增加C1可使回波能够衰减为0。设置完这些参数后,累加,观察所示波形,若回波噪音过大或不能衰减为0,需重新设置步骤(4)中的参数,,退出该数据采集软件。打开反演拟合软件,测T2,选择CPMG取峰点,打开步骤(4)中保存的fid文件,取每个回波的重点,保存该文件,可以得到一个txt文件,在该软件中打开这个txt文件,反演,即可得到一个相关成分峰值面积图,包含信息有各个成分的比例,T2的时间范围。测量T1调整中心频率,如步骤3中的(1)(2).选择反转恢复序列测T1,改变D1,使得模数据从大到小变化,再从小到大变化,记录其多个数值。在一维菜单下选择T1拟合,录入步骤(2)记录的数值,选择反转恢复测T1,设置T1初始值(一般油类为200~300),选择拟合,得到曲线以及T1的值。实验结果本组数据(1):本组T1蒜香豌豆:(2):本组T2蒜香豌豆:-----BEGIN-----[第1个峰参数] [第2个峰参数][起始点坐标] [起始点坐标] [峰顶点坐标] [峰顶点坐标] [峰终止点坐标] [峰终止点坐标] [峰积分面积] [峰积分面积]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第3个峰参数] [第4个峰参数][起始点坐标] [起始点坐标] [峰顶点坐标] [峰顶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