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规范建筑市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原建设部令第111号)的规定,结合我省结构设计经验和工程实践,对我省建筑结构设计做以下规定:1、招投标和设计合同中禁止有含钢量和混凝土用量等指标。2、小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直径)和小截面空心方桩(边长)在以下条件不应使用:(1)、建筑高度超过100m建筑。(2)、桩基承台以下存在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有强腐蚀性的场地。(3)、桩基承台底以下存在厚度大于3m的中等或严重液化土层的场地,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或空心方桩无法消除液化等级至轻微级别。(4)、桩基承台底以下存在8m以上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建筑结构无地下室(半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28m(10层以上)的建筑。(5)、桩基承台底以下存在8m以上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建筑结构有一层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60m(18层以上)的建筑。(6)、桩基承台底以下存在8m以上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建筑结构有二层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80m(25层以上)的建筑。(7)、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强风化岩、碎卵石层,且桩端持力层以上土层均为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3、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直径)和大截面空心方桩(边长)在以下条件不应使用。(1)、建筑高度超过120m建筑。(2)、桩基承台以下存在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有强腐蚀性的场地。(3)、桩基承台底以下存在厚度大于5m的中等或严重液化土层的场地,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或空心方桩无法消除液化等级至轻微级别。(4)、桩基承台底以下存在12m以上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建筑结构无地下室(半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28m(10层以上)的建筑。(5)、桩基承台底以下存在12m以上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建筑结构有一层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60m(18层以上)的建筑。(6)、桩基承台底以下存在12m以上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建筑结构有二层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80m(25层以上)的建筑。(7)、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强风化岩、碎卵石层,且桩端持力层以上土层均为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4、软弱土层经过以下规定的措施处理,建筑桩基可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或空心方桩:1)桩基承台底以下存在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且厚度超过本文第2、3条规定的厚度,在桩基施工前,软弱土层上部在建筑物范围场地采用固化处理,面积置换率(水泥搅拌桩面积与一根水泥搅拌桩分担的处理面积之比)20%;2)固化后桩基承台底以下软弱土固化的深度5m,剩下软弱土层的厚度不超过12米(对小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小截面空心方桩)和16m(对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大截面空心方桩)。5、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当地梁线刚度不能达到底层结构柱的线刚度2倍以上时,不应采用单柱单桩和单柱两桩。6、对于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建筑,应验算桩基的水平承载力。7、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对于无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应满足规范埋置深度的要求,地面标高处和承台面均应设置地梁,且在建筑物地下周边须设置钢筋混凝土侧壁。8、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结构的横向框架在15m范围内框架至少需拉通一榀,纵向框架至少需拉通2榀。2)电梯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