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国中古诗歌史.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中古诗歌史.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5/2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中古诗歌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末之后中国隐逸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出世与入世一直是中国文士心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像两条丝线缠绕纠结于其周,繁复却又简单地勾勒出了中国墨客惯有的,具有相似性的命运。而隐逸思想就是“出世”的核心,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对生命的忧虑,对隐居避祸的平淡生活的向往使隐逸思想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中华文人的心中,虽不曾大放异彩占据主流,却代代生花,溢彩流光,不曾消逝。思想渊源有人认为隐逸思想被提出作为一种身份或符号,是源于孔子。《论语·泰伯》有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审时度势,这是一种存身求仁,这是一种独善其身。有道则治国平天下,无道则修身齐家,这不是一种“隐逸”,这是一种“隐藏”、一种“隐忍”,隐的是自己的才华,藏的的是自己的志向,忍的是世间的颓唐,而他们等的就是一个明主,一个有道之君。这样的思想依旧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虽说是隐,却非真正的心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真正的隐逸思想源于庄子,我也如此认为,隐逸追求的是一种心隐。“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庄子·逍遥游》)这才是一种真隐,一种用心的距离远离世俗的污浊,以追求一种不羁的自我放逐的姿态。这就将隐逸升华到了心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隐逸,只有将社会形态的事实转化到了心性的体现,才能最终由心性的体现由个人的命运再去改变新的社会命运不是么?庄子的这种心隐思想也植入其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玄学的姿态,在汉末造就了一波真正的隐逸思潮。我认为在汉朝以前的隐逸都不算隐逸的原因还在于在汉朝文学尚未自觉,在这个骄矜浮夸的文学时代,浑莽的风格,罗列名物的呆板体现的是对外部世界的盲目崇拜的对自身的迷茫和无知。个体力量的尚未觉醒决定了“心的隐逸”这种以个人意识抗争社会整体的现象不可能出现。换句话说,只有当感情突破礼义、个性突破政治、审美突破教化的魏晋时代的到来才会迎来隐逸思想的新生,即隐逸思想在汉末魏晋才算真正登上历史舞台。产生原因“当生与死的界线划得很清楚,深厚的感情就汹涌了:当天意倒下去,人就站起来了,个性就发展了。”我喜欢这句话也赞同这种观点,同时我认为隐逸思想的出现与动情与气骨产生的原因一致,甚至细细想来,隐逸实则也是动情与气骨的一部分。汉朝的长时间强盛壮大、气魄恢弘,使人们生活得繁复靡丽却又安于享乐。人们追求为了巩固皇权而构建的宗教神学,人们追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同时似乎也忽略了自身的发展,利用原始神话把握和认识世界,这是蒙昧且愚蠢的,人们变得脆弱而敏感。黄巾兴,天下乱,暴风雨般的农民起义冲垮了看似华丽却已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当战乱频仍,烽火遍地之时,呼叫的哀鸿惊醒了安于享乐的士大夫们,那个曾经的稳定的、安宁的价值体系被崩然瓦解,他们拥有了汹涌的感情和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然而当政权频繁地更迭,战乱纷争不断,他们的洋洋洒洒,他们的壮志豪情便在失望与跌宕中一次次化为深沉而缠绵的悲怀。人们抒发着对繁华不在的感叹和对岁月迁逝的惊心,他们的踌躇满志在政治阴霾的沉重压抑下最终破碎了,外物变化之快让他们迷茫无措的同时,也激发他们探究社会本质,追求时代规律的好奇心,他们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开始追求用玄学理遣消逝时代的迁逝之悲。在这个时候,如七贤般隐于竹林,不问世事,专心研究玄理,也成了隐逸现象的正式开端。变化与发展当曹氏父子用游仙诗抒发内心感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