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培训课件:区域性地基.ppt

格式:ppt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培训课件:区域性地基.ppt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1/10/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培训课件:区域性地基.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区域性地基
区域性地基:包括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山区地基及地震区地基等。这类地基土由于所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各自地质成因等不同,而与一般土的工程性质有显著区别,并带有一定的区域性。
1 概述
特殊土它们各自具有一些特殊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胀缩性、软土的高压缩性、冻土的冻胀变形等。当其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如果不注意这些特点就会造成事故。为保证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应根据其特点和工程要求,园地制宜,综合治理。
我国广大的山区、丘陵地带,广泛分布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的山区地基,经常出现多种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崩塌、岩溶和土洞等,结工程建设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山区建设的特性,合理利用,正确处理山区地基。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时,在岩土中传播的地震波引起地基土体的振动,当地基土强度经受不住地基振动变形所产生的内力时,就会失去支撑建筑物的能力,导致地基失效,严重时可产生像地裂、坍塌、液化、震陷等灾害。地震中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以及抗震、防震措施是地层区地基基础设计必须主要考虑的。
,位于乌江边的重庆市武隆县县城巷口镇仙女路西段发生山体滑坡,,摧毁了山脚下一幢九层居民住宅楼,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重庆武隆山体滑坡压跨9层居民住宅楼事件
浙江大学第六教学大楼
浙江大学第六教学大楼平面呈L形、门厅为5层,两翼为3-4层建筑,建筑面积约5000m 2。=200kPa,条形基础,。
教学大楼于1960年建成,使用16年正常。
1976年浙江大学为增加供水量,在大楼东部约200m处打一口深井,并深为315m,抽取石灰岩溶洞水。同时,距大楼约300m的一股自流泉改为深井泵,抽水量达2000m3/d,使该处地下水位下降超过25m。
当年,教学大楼发生不均匀沉降并随着时间日趋严重。沉降速率不断增大,达到28mm/d。终于发生墙体开裂与倾斜。1977年11月14日,土工试验室一楼地坪发现裂缝。l 978年2月二楼水管被拉断,情况严重。
浙江大学第六教学大楼事故发生后,为查明事故原因,在大楼内外布设9个钻孔。查明L形大楼中间门厅及西侧,在表层碎石土下,存在黑色淤泥或淤泥质软弱土层,厚达l 5- 44m。此软弱土层平面呈椭圆形,为一古池塘沉积物。经考古,教学大楼门厅处原是一个古泉眼,与深处岩体裂隙相通,在泉眼周围形成一池塘。塘底逐渐堆积淤泥。后来,坡积碎石土覆盖在池塘上。
,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在水位下降范围内土的重度由有效重度γ’增大至天然重度γ。
,溶洞与四周裂隙相通,原门厅古泉眼与下层岩石裂隙连通。因此,淤泥软土中可能产生管涌。
原因分析: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在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震中区烈度11度。
地震波及天津市和北京市。这次地震发生在工矿企业集中、人口稠密的城市,极震区内工矿设施大部分毁坏,主要表现为厂房屋顶塌落,围护墙多数倒塌,高层建筑和一般民房几乎全部坍塌。
唐山地震
唐山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坏现象主要是地裂缝和喷水冒砂。地裂缝可以分为构造地裂缝和非构造地裂缝。构造地裂缝分布在极震区,呈雁列式,带宽约30米,长达8公里,总体走向北30o东,具右旋扭动性质,。非构造地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地震力的作用,并受地形、地貌及土质条件的控制。它主要分布在河岸、道路、古河道地带,规模一般较小。喷水冒砂现象非常普遍,主要分布在滦河、沙河、蓟运河、海河等两岸古河道分布地带及滨海冲积平原。
震区内普遍发生铁路路基下沉,铁轨弯曲变形;公路路面开裂;桥墩错动、倾倒,梁体移动及坠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