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工资法律制度.ppt

格式:ppt   大小:818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资法律制度.ppt

上传人:yinjiong623147 2019/5/31 文件大小:8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资法律制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章工资法律制度一工资概述(工资概念、构成形式)二工资立法的原则三最低工资制度四特定情况下工资的支付一、(1)劳动法上工资的含义工资,既是经济学概念,也是法学概念。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第九章工资法律制度工资的具体含义是:①工资是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否建立了劳动关系是工资有无的依据,与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劳动数量和质量仅仅是计算发放工资多少的标准;(薪酬标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否转化为商品、实现价值,也与劳动者工资收入没有直接联系。②工资是具有预定性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的依据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只要劳动者履行了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就应当根据预先约定的标准(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③工资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工资涨了17%”为何感觉不到 在物价上涨的因素下,人们常常抱怨“什么都涨了,就是工资不涨”。而统计结果之所以出现这一“数字上涨、感觉没涨”的现象,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统计部门专家解释称:一方面所公布的数据是“平均数”,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可能某一部分群体的工资增长比较高,带动了平均工资的增长;另一方面,统计口径也是原因之一。“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是指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从业人员,主要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包括国有、集体、三资、外资等各类企业的劳动者。而在民营、私企、个体户等工作的劳动者并未纳入统计范畴,这部分群体数量众多,且工资收入相对要较低。(薪酬管理)所以,另一项有关收入的统计项目“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出来的数据就要低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工资的构成形式工资形式,也称工资分配形式,是指用人单位计算发放劳动者工资的具体办法。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工资形式一般包括:计时工资按照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助)和工作时间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计件工资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奖金是指支付给劳动者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奖金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超产奖,按超额劳动成果的数额来计付。②质量奖,在完成产量的前提下,以产品质量合格率作为考核标准。③节约奖,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按节约原料、燃料消耗的数额计付。④安全生产奖,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按安全生产的情况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