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钢琴无语.ppt

格式:ppt   大小:3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琴无语.ppt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6/1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琴无语.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钢琴无语搬回老家9年半多了,每当打开儿子房间对流空气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东墙跟那架黑色伯格曼钢琴,想着两个会弹琴的孩子不在家,毕竟由此可以去想,秋冬季节里门一般是敞开着的,偶尔在正屋咳嗽一声的时候钢琴就会荡出相应的回音,于是想起沉寂屋里的钢琴,想起远在外面的孩子。比赛艺考yptu上午种完白菜,突然想到如今自己成了现在的生活状态,人真的不可思议,可是又有可思议,在外风风雨雨不到三十年,最终走下了那个铁打的营盘,回到了这个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如今,就因该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准确的说是有事情使得心里起起伏伏不怎么平静,想着这些年在家庭方方面面算是尽了责任,尤其对孩子在求学求职方面的需求上算是倾其所有,潜意识里明白这个问题,做家长的只有为孩子去投入了才知道价值是多少,不去投入直接是什么也没有,就别提什么得失了。于是,又想到了沉寂在家的这个钢琴,只可惜它不会说话,十几年了一直沉寂在这里。偶尔,只是偶然孩子回来了弹一弹,让它活一会,之后,又是一直的沉寂在这里。当初买这个钢琴的时候还借了对门三哥六千块钱,孩子提出来要就买了回来,希望孩子能成为钢琴家,成不了还有他孩子,反正是值,家里出个人才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需要二代或者三代人,儿子后来当兵,从此钢琴闲置了起来,女儿略微会一些,几乎和不会一样。前几年经济危机的曾经想变卖掉,一家钢琴店的老板说给五千元,没有卖,心里掂量来掂量去最终没舍得,是啊,它已经不单单是一架钢琴,里面连着许多的情节,比如,这是儿子要求买的,一个心愿在里面,比如买钢琴的那些经过,比如他们两个弹钢琴的那些情景,以及他们弹的那些旋律优美钢琴曲等等,都留有很深的记忆,而且已经是很珍贵的记忆了。真的,卖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一时的困难可以变通解决。有意思,一路走来,许多事情是经历了借钱完成的,这样的家庭竟然去买钢琴来家,不可思议,又有可思议中国钢琴土八路这个题目其实早在三年前就想写了。可是由于儿子魏臻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读书,生怕得罪周围太多的业内人士,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所以,一直迟迟不敢下笔。如今,孩子为了追求他心目中美好的钢琴演奏,已远赴美国学****所以决定把我对中国钢琴现状和基本教义派的许多看法写出来。我们知道,钢琴因为音域宽广,被称之为是乐器之皇。它的音色之美,是其它任何乐器无法比拟的。80年代初,改革开放让我们第一次听到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他那优美的旋律打动了整整一代人。现在,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弹钢琴。于是我的孩子魏臻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钢琴。努力加上运气,他9岁那年在意大利就获得了国际钢琴比赛组冠军,同时还获得了亚洲杰出青年音乐家奖。这场比赛的经历,让我有幸见识了国际钢琴的潮流。赛后在和新加坡的一位以前担任过评委的钢琴教授交流中,我惊讶的了解到国际钢琴评委们对中国钢琴选手的一致评价:技术一流,但都是在砸钢琴。所以很难进入决赛。这句话让我深思了很长时间。长期以来,魏臻在练琴的过程中,我一直对他强调一句话:弹钢琴一定要弹的美,不许砸琴。这是钢琴,乃至其它任何乐器最基本的标准。音乐就是因为美,所以才受到大众的喜爱。但是,就像魏臻的第四任老师说的:你只适合在国外比赛。国内比赛别去参加。我知道因为魏臻是天生的肉手加软手,所以弹琴的声音不干净,属于基础不好那种类型的。我多次特意去听他班上钢琴弹的好的同学演出,声音确实非常干净。在我看来,他们的砸琴功夫确实一流。但是每次演奏结束后,他们的家长总会围着我说:你们魏臻弹的钢琴就是比我孩子弹的好听,我都急死了。然而魏臻在班里钢琴专业考试中,分数永远不会超过他的同学。原因就是因为我不许他砸琴。为了不许魏臻砸琴,我不惜和老师的要求对着干,甚至对孩子说过考试你要拿了第一名,回来我就揍你!的狠话。我为什么要拿孩子在上音的前途冒险,和老师对着干呢?因为我发现中国钢琴界被一群当年的土八路出身的权威人士把持着。我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只是没人敢说而已。让我们回看一段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音乐史就不难发现:当年一批爱好音乐的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建国前后纷纷被派遣出国留学,他们去学****苏联老大哥的先进技术,其中包括音乐。我们知道,在那个时期,苏联也是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走出来,他们的音乐不可避免的带有强烈的时代感:那就是战斗性。再加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钢琴制造工艺相对现在来说是很落后的。具体表现在击键后的力量传递到钢丝上,损耗非常大。因此我们可以想象的出,那时候学****钢琴的基本功就是要化很大的力量去敲击琴键。只有这样,才能让钢琴发出清晰的,甚至是有战斗性的声音来。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难想象,当新中国第一批年轻钢琴家回国后,带来的是什么样的钢琴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了。于是中国就出来了钢琴协奏曲《黄河》之类的慷慨激昂的钢琴曲了。演奏这种曲目,确实需要深厚基本功: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