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电力系统分析_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力系统分析_教案.doc

上传人:pk5235 2015/11/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力系统分析_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教研室: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教师: 毕波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本门课程学分
3
本课程总学时:48
其中:
讲课: 64 学时
实验: 0 学时
课程号
课序号
课程属性
必修课( ∨)选修课( )实践环节(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实践课( )
授课对象
年级
2~3
专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名称
出版社
作者
出版时间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出版社
李庚银等
2005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出版时间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水利电力出版社
陈珩
1995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水利电力出版社
李光琦
1995
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何仰赞
2002
本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
2. 电力系统主要元件的数学模型与参数计算;
3. 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物理特点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4. 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的调整;
5. 对称和不对称故障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



授课教师
毕波
职称
讲师
院系、
教研室
国际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注:表中( )选项请打“∨”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案(1)
讲授题目: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作为平台课程,涉及的专业学生不同,应在课程的开始全面介绍电力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让同学门对专业课程有个初步了解,以便选修相关课程。通过本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发展历史和方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引起同学们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介绍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2)介绍新能源技术及我国电网的发展蓝图。
3)理解同一标称电压下,不同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有可能不同。
4)熟悉中性点接地方式及运行特点。
难点:
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特点与运行。
教学手段:本章的内容比较多,单纯地靠板书无法给同学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应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引入大量的图片来讲解。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电力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介绍

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特点和要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新能源技术及我国电网的发展蓝图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电力系统接线及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及电能质量

合计

实验:无<br****题****题集1-1、1-2
课时单元:1
(一)、教学内容
1-1电力工业概况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发电机的发明创造了前提条件。
1875年法国巴黎火车站
1879年第一座试验电厂
1882年爱迪生小型电力系统 pearl street 有6台直流发电机,59个用户,电压等级。
1884年,出现变压器
1889年波特兰
1897年犹他州
交流最高电压等级,出现在前苏联和巴西,直流最高等级为,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如美加同一电网。
描述电网的主要参数:
总装机容量。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指该系统中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以千瓦、兆瓦、吉瓦计。
年发电量。指该系统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际发出电能的总和,以兆瓦时()、吉瓦时()太瓦时()计。
最大负荷。指规定时间,如一天、一月或一年内,电力系统总有功功率负荷的最大值,以千瓦、兆瓦、吉瓦计。
额定频率。按国家标准规定,我国所有交流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均为。
最高电压等级。同一电力系统中电力线路往往有几种不同电压等级。所谓最高电压等级,是指该系统中最高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以千伏计。
地理接线图。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
电气接线图。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之间的电气接线。
1-2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简介
一、基本发展史
1882年,英国人在中国成立了上海电气公司。
1911年,杨树浦发电厂动工,1913年开始发电,到1924年,共有12台发电机,装机。
1949年以前,有, 等电压等级。
1981年,建成平顶山-武汉,我国第一条交流输电线路。
1989年,建成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葛洲坝-上海。
二、我国主要电力系统简介
至今,已建成的跨省电力系统有五个,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