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民勤绿洲生态恶化与荒漠化浅析.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勤绿洲生态恶化与荒漠化浅析.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6/4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勤绿洲生态恶化与荒漠化浅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虿民勤绿洲生态恶化与荒漠化浅析薃羃民勤绿洲处于石羊河流域下游,南连武威,西邻金昌,北枕阿拉善右旗,东接阿拉善左旗;西、北、东三面环沙,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的半包围中。全县面积约1600万hm2,其中沙漠和盐碱滩地面积比例超过90%,绿洲面积只有约9%左右。民勤绿洲由古代的水草丰美演变到今天的三面环沙,历经沧海桑田,生态环境也演变成为现在的荒漠化生境。:,民勤一带是古谷水(今石羊河)与金川河(云川,水磨川)流潴形成的湖泊和草原。据记载,民勤历史上最大的湖泊——潴野泽在西汉早期仍是“水势浩淼,波光粼粼”,范围大致在今莱菔山、独青山以南,狼刨泉山、枪杆岭山以北,南北宽40多km、东西长100多km。这个时期,这一带是以湖泊草原为主的优良生态环境。-元末明初时期蚁西汉到晋的400多年间,特别是西汉时期人口的向西迁徙,绿洲区社会经济逐步发展,耕作面积不断扩大,原河道的漫滩区被开垦出了大量农田,农耕农牧的生态环境逐渐取代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牧业发展和人类频繁活动也不断改变绿洲的生境,是荒漠化形成的初始诱因之一。自西汉以来,向河西大量移民,导致古谷水(石羊河)上游地区农业用水大幅增加,古谷水上中游各支流被拦截利用,使得流入民勤的水量逐年减少;气候变迁、古谷水来水量减少、湖泊萎缩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螈汉晋时期,绿洲区主要是农牧复合经济方式,生态环境在缓慢恶变,主要原因是水源补给条件的恶化和人类频繁活动,境内植被退化,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在晋至元末1000多年中,民勤范围内民族纷争频发,归属更迭,战乱不断,耕地兴废不定,民不聊生。由于土地使用的无序性,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荒漠化速度加快。①明朝-清末时期。明朝统治河西,灌溉农业兴起,尤其是武威一带农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此时的大西河不再是石羊河下游的主流河,而成了夏秋溢洪的季节河,汉代的大西河沿岸农垦区已基本被风沙侵蚀成沙荒带;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风沙逼近县城,大量田庄被风沙埋压。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天气大旱,风沙肆虐,田野荒芜,民不聊生,死者枕藉,背井离乡四处逃荒者不计其数,河流改道,垦区移位,已经演化为草原荒漠化生态环境。清代民勤绿洲移民开垦规模超过了历史上各个时期。据记载: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光绪末年已经极度扩张,绿洲的荒漠化已不可逆转。蒀②荒漠化发展期。民国年间,上游的武威农业生产迅猛发展,石羊河上游各支流大部分被拦截,下游的民勤绿洲只能依靠河道渗漏、地下径流、溢出地表的泉水和灌溉回归水、汛期洪水等灌溉,开始成为石羊河的雨灌区。此时的大西河已完全干涸,湖泊干涸变为沙滩、盐碱盆地,成为新沙源。同时,樵采放牧又加速了荒漠化进程。据史料记载,此间曾经繁荣的头坝地区,原有青松堡,南乐堡,沙山堡等20多个村庄,2300多户人家,;仅沙井子一带被风沙掩埋的村庄就达65个,,民国26年至民国31年大旱5年,绿洲内外已经“田园萧条,与沙漠无异”,民勤荒漠化的严重程度不言而喻。从某种角度看,解放初期民勤的生态系统已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