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19/6/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矿街道发〔2011〕号兰州市红古区矿区街道办事处关于二〇一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各村、机关各部室:为了做好我街道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和《红古区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现结合我街道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街道地质灾害以降雨诱发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和沉陷区地面塌陷为主。从灾害发生原因上分析,人为因素占据重要作用,而灾害的诱发因素均与降雨密切相关,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与降雨有关。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地带;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形成原因为村民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建房。     二、地质灾害重点预防期我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是地质灾害主要防范汛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预防期,如短期出现强降雨,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沉陷区地面塌陷等突发性灾害发生。各村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预防状态,加强对各隐患点的巡查,实时监测预防,认真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三、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段;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上述地质灾害点,由各村安排落实专人做好监测及防治工作,密切监测其发展动态,划定危险区,及时发放避险明白卡及危险点险情防治通知单,设立警示牌。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我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街道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为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责任单位,要加强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领导负责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做好群测群防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特征的巡回检查,对可能发生险情的,应当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向街道报告。(二)完善制度,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坚持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各村要组织工作人员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筑房屋、交通线路、大通河沿线、排洪沟进行一次全面的地质灾害检查,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稳定性与危害程度。并对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分析,提出具体防范意见,落实可靠的防灾减灾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和路段的监控防范,地质灾害防范期间要有专人巡视,要在险区、险段、险路上设立警示牌,禁止人员和车辆通行,一旦发生险情要及时上报,及时组织抢险,做好防灾自救工作。二是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汛值班、防汛通讯、汛情传递、灾害报告等业务工作,确保防汛信息畅通无阻,发生险情能及时通知群众做好避险准备。各村要加强防汛值班,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监测员采取24小时值班蹲点守候制度,并认真做好地质灾害值班记录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