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消肿膏外伤消肿临床应用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肿膏外伤消肿临床应用论文.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6/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肿膏外伤消肿临床应用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伤科消肿膏系本院骨伤科主要外用药之一,至今已历时二十八载,用治肿痛疗效较好。自1991年始,笔者不断地对该方进行组方调整及治疗应用的探索研究,现成协定处方。笔者发现该方不仅对损伤初期肿痛消除迅速、疗效可靠,而且对痛风、疮疡、骨关节结核等疾病之肿痛均具有独特的疗效。现报告如下。关键词肿痛中医药疗法;外治法;伤科消肿膏治疗应用;临床研究一、来源及组成该方来源于《临床骨科学·创伤》。后经多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变化而成今方。药物组成生地、丹参、泽兰、黄芩、黄柏、牛膝、香附、生半夏、山栀、防己、乳香、没药、当归、桃仁、自然铜、红花、血竭、广皮、大黄、儿茶、白芷、虎杖、骨碎补、茯苓、蚤休、漏芦、续断、木鳖子、白芥子、乌药、益母草。二、制备与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备用。用时以适量药末调以酒、醋或热水成膏,摊于棉垫上敷贴患处,绷带包扎。每日换药1次。疼痛缓解后即可隔日换药1次,直至肿消痛止。如发现过敏则停药。三、临床应用31损伤性肿痛该方专为伤科肿痛而设,故无论是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脱位复位后之肿痛均可用此药外敷。用药后止痛迅速,疗效确切。一般敷药后30~60疼痛即可减轻或基本消除,24肿胀即可明显好转,甚至消退。但骨折、脱位之肿痛消除时间较软组织损伤之肿痛要缓慢。该药膏在本科运用已达28年之久,临床疗效肯定。但皮肤裂伤者不宜使用。 32痛风性关节炎痛风与损伤病因病机有异。但思其止痛确切,故试用于痛风,竟收意想不到之效果。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一般敷药后1~2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2~3日后肿胀亦渐消退。但对慢性痛风疗效较差。 33滑膜炎性肿痛用治滑膜炎性肿痛是基于该方具有活血化瘀、利水除湿、消肿止痛之功,借用于此,多有效。但有的滑膜炎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单凭该药膏外敷其力尚嫌不足,应针对其病因,有的放矢,加强内治或选择手术治疗。 34骨关节结核性疼痛因该方对多种疼痛治疗有效,因此,曾试用于骨关节结核,疗效较佳。敷药后3~5疼痛即减轻,10左右疼痛消失。但对大关节结核效果不理想。 35渗液性肿痛大凡输液渗漏而致局部轻微肿痛,多不予以处理,即可自行吸收。但渗液较多肿痛面积较大者,西医主张热敷,以促进液体的吸收。而外敷消肿膏则消肿止痛快,疼痛多在1左右消失,肿胀亦可在24左右消失彻底。 36疮疡早期由于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之功,故对疮疡初期,运用后多见奇效。轻者勿需内服药即可,重者仍应考虑抗生素的运用或配合内服药。其消散疮疡之功确属理想。但疮疡破溃者勿用。 37蜂虫蜇伤初期红肿痒痛,敷之亦效。用酒醋调伤科消肿膏呈糊状,待20左右其药膏上的药液,搽之亦效。可消除痒痛,中和***减轻其对皮肤的刺激。 38体表癌肿疼痛对于身体浅表层及四肢骨关节癌肿疼痛,该药外敷亦可减轻疼痛,具有一定的效果。四、体会伤科应用外用药为传统有效外治法。用之得当,疗效非凡。伤科消肿膏经多年的研究探索,配伍调整,成为消肿止痛显著的验方。既为伤科要药,也为其他肿痛的外治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伤科消肿膏虽药味繁多,但庞而不杂,多而不乱。方中当归、桃仁、红花、生地、丹参、乳香、没药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使离经之血尽快消散;木鳖子、血竭、生半夏活血散结止痛;广皮、香附、乌药行气;半夏、广皮、茯苓、防己、白芥子行水消肿、利气逐痰;泽兰、益母草活血利水;自然铜、骨碎补、川续断、土鳖、儿茶续筋接骨;黄芩、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