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湖南低碳城市建设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湖南低碳城市建设论文.docx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19/6/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湖南低碳城市建设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这是人类社会对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结果。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湖南作为中部崛起的省份之一,节能、降耗、减排的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经济的发展初见端倪。换言之,湖南低碳城市建设具有产业、能源、资源、人才、碳汇等方面的整体优势。一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总体来说,两型社会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绿色低碳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1]%,占全省同期生产总值比例近40%。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优化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增长方式,彻底改变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集中建设了大型商务、文化、会展设施,提升了岳麓山、昭山等沿江景区品质,使湘江沿岸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色轴心,推动了长株潭地区以及周边常德、益阳、岳阳、衡阳、娄底五个市区、乃至整个湖南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以及区域之间的共生发展,为湖南探索低碳城市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生态资源丰富和绿色发展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流域面积、人口和GDP分别约占全省的40%、60%和76%,在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湖南共有湿地面积5800多万亩,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维护三湘四水生物多样性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仅洞庭湖就能养活湖南20%的人口。湖南西北的武陵山脉和南部的南岭山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两条脊梁,保有了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而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则孕育了众多水生生物。山清水秀是自然对湖南的恩赐,也是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银行。据统计,%,,湖南林业产业年产值超过千亿元。此外,绿色发展是湖南实现科学跨越的必由之路。湖南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绿色湖南建设纲要》等绿色发展政策。三节能减排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搭建了支撑平台节能减排是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最有效手段。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均超额完成国家减排任务,并结合省情实现了***、镉减排30%和25%。 2011年,湖南省深化各项减排措施,组织实施污水处理厂脱氮、火电企业脱硫提标改造、脱硝等重点减排工程,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均完成削减目标,湘江40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中,%,比2007年提高5个百分点;干流镉、***浓度分别比2007年下降19%、%。全省14市州所在地城市均实现空气质量达标。长株潭城市群绿心面积约545平方公里,包括一批森林公园和水库、9个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株洲、攸县等推行优化村庄环境、打造完美乡村,全面推进城镇、村庄道路、水系、庭院和山地绿化,加强水源保护、河渠治理与企业、矿区、生活污水处理,大力实施乡村改水、改厕、改圈工程,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四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范例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以城市为单元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子,出台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2009年哥本哈根市政府在世界气候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目标,即哥本哈根要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城市。在欧盟的一些村庄里,张贴着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地方政府如果不能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垃圾收集的服务或不按分区规划管理新住宅的开发,也将受到农村社区居民的起诉。日本对生活垃圾实施严格的精细化管理。加拿大规定以森林为目的地的旅游部门,必须在其门票收入内提取一定比例补偿费给育林部门。欧盟推行二氧化碳税。美国纽约市与河流上游流域就清洁供水进行交易和补偿。在我国,国务院出台了有关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杭州、上海、北京、保定、无锡、厦门、青岛、深圳等地都加入低碳城市建设的行列,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二、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低碳城市建设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节约资源能源、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湖南虽然在加快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中为实现低碳崛起奠定了基础,但仍是一个传统资源大省和农业大省。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