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H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最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长三角城市群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共26市,。一、 发展目标中期目标:至2020年,基木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人口和经济密度进一步提高,%%的人口和21%的地区生产总值。远期日标:至2030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二、 城市群分区长三角城市群被细分为“一核五圈四带”,一核为上海。五大都市圈为: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三市。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带动淮安等市发展,促进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苏锡常都市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建设苏州工业园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加快生态空间修复和城镇空间重塑,提升区域发展甜质和形象。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舟山、台州三市。四条发展带为:沪宇合杭甬发展带,依托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吸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屮枢发展带,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沿江发展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综合交通走廊,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利用和江海联运港口优化布局。沿海发展带,坚持陆海统筹,协调推进海洋空间开发利用、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保护。沪杭金发展带,依托沪昆通道,连接上海、嘉兴、杭州、金华等,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重点,打造海陆双向开放高地。三、城市定位《规划》将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各城市重新进行了定位。长三角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齐全,拥有1座超大城市、1座特大城市、13座大城市、9座屮等城市和42座小城市,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星罗棋布,城镇分布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80多??,是全的4倍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O其中将上海定位为超大城市,南京定位为特大城市,杭州、苏州、合肥则为I型大城市。此结果一出,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同城市的等级之辩,特别是“杭州不如南京”的声音四起。英实,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以城区人口的数量划分城市规模的。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用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划分为五种: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人的城市为特大城市;300万〜500万人的城市为I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人的城市为II型大城市;50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