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doc

上传人:crh53719 2014/1/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
论文摘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突出就业的导向性,以化解就业压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认知,帮助他们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找寻人生发展方向,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导向性

大学毕业之后,高职生大多要到企业就业,比本科生少了考研、考公务员等路径的选择。持续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绷紧了每一个高职生的神经。作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高职生又将面临工作单调、薪酬低、升职机会少等考验。
与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高职生对自己的未来也抱有热切的希望,同时又存在着对社会对企业了解甚少、过于理想化及就业心理准备不足等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加以教育引导,协调并提高其心智发展,不仅将严重影响高职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所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就业的导向性,帮助学生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找寻人生发展方向,体验感悟人生的意义,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有为之举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这一办学理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一人才定位直接决定了高职学生三年后的人生发展走向——到企业就业。换言之,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是考量一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可就业能力”当作主攻方向。
“可就业能力”最初只是一个学术概念,国外学者将其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而一个人能否获得或提高就业能力取决于四个因素: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人生态度;使用和开发自身素质的方式;向雇主展示自身素质的方式;寻找就业机会的背景(个人状况及劳动力市场环境)。
从“可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力市场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学生的人生态度、思考技能(包括创造性思维、决策、问题解决、用心观察、懂得如何有效地学****推理等)、个人品质(如责任感、自尊、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诚实等)以及其他能力,如各种资源使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系统管理能力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就业及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不难发现,在以上诸多影响因素中,不乏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内容,如自尊自信、人际沟通、自我管理、积极心态等,这些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完善。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与“可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一致的,或者说是一体两面的。所以,有意识地与学生的就业挂钩,从提高学生
“可就业能力”的角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改革、以服务为宗旨的有为之举。
就当今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学生的心理期待而言,如何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两者之间的落差,尤其应引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高职生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心里充满对未来的玫瑰色的梦想,即使再自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