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ppt

格式:ppt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ppt

上传人:doc2088 2015/11/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
第一节化工机械设备分类及通用安全技术
化工机械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工设备和化工机器。
化工设备主要包括各种容器,如热交换器、塔器、反应器、槽罐等,其主要作用部件一般是静止的****惯上称静止设备。
化工机器主要包括离心机、压缩机、泵、过滤机、破碎机、旋转窑、旋转干燥器、运输机等,其主要作用部件是经常运动的****惯上称转动设备。
一、化工机械的分类
二、由机械产生的危险
机械伤害,是机械能的非正常转化或传递,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其主要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卷入、戳扎、刺伤、摩擦、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和跌落等。
机械及其零件对人产生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①形状和表面性能:切割要素、锐边、利角部分、粗糙或过于光滑;②相对位置:相对运动,运动与静止物的相对距离小;③质量和稳定性:在重力的影响下可能运动的零部件的势能;④质量和速度(加速度):可控或不可控运动中的零部件的动能;⑤机械强度不够,零件、构件的断裂或垮塌;⑥弹性元件的势能,在压力或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的势能。
手指切伤、手臂压伤、失明等可怕的伤害都是机械所可能造成的伤害。而护板与个人防护具可以保护劳工免于不必要的伤害。机械危害基本上可分为切、割、夹、卷等危害。危害点发生在作业点、动力传送设备、物料传送装置与其它移动零件等。某些机械运转即使是很平顺缓慢,也会卷入衣物,将手臂带至危险的位置。当运转的部位有螺丝、螺帽等凸出物时则危险性更高。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机械零件、功能或程序都应采取防护措施。
三、机械安全通用技术

本质安全技术是指利用该技术进行机械预定功能的设计和制造,不需要采用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就可以在预定条件下执行机械的预定功能时满足机械自身的安全要求。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
(3)调整、维修的安全。
机械安全设计
机械安全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兴起来的一种设计技术,它是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发达国家在机械安全设计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
欧盟与美国从90年代起,就已经将机械产品的安全设计正式列入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体系之中,并将其作为扶植的研究领域。国外的机械安全设计是将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安全人机工程学、可靠性工程学等结合起来,通过机械的安全评估来确定机械的安全性与安全设计目标,从机械结构设计、使用信息及安全防护三方面来保证机械的安全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已建立有关机械安全设计的风险评价模式和设计程序,尽量将危险消除在机械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上,从而来切实保证机械的安全。
我国在机械安全设计方面起步较晚。尽管我国在安全人机工程、可靠性工程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用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指导机械安全设计还几乎是空白。近几年来,我国逐步加强了对机械安全设计研究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7年***技术发展委员会首次组织北京机械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和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进行了项目《机械产品安全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系统的研究》研究。该项目主要研究机械产品的通用安全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设计以及机械产品行业安全数据库的建立等。实事求是地讲,我国在机械安全设计方面还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是通过采用防护装置、安全装置或其他手段,对一些机械危险进行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机械在运行时产生各种对人员的接触伤害。
1、防护装置是指通过设置物体障碍方式将人与危险隔离的专门用于安全防护的装置。防护装置按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
2、安全装置是指用于消除或减小机械伤害风险的单一装置或与防护装置联用的保护装置。常见的安全装置有以下6种:
1)联锁装置。
2)止一动装置。
3)双手操纵装置。
4)自动停机装置。
5)机械抑制装置。
6)有限运动控制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内的各种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   (2)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上,有物料传输装置、皮带传动装置以及在施工机械施工处的下方,应设置防护。   (3)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的作业位置,应设置防护。      (4)为避免挤压伤害,直线运动部件之间或直线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5)运动部件有行程距离要求的,应设置可靠的限位装量,防止因超行程运动而造成伤害。  
(6)对可能因超负荷发生部件损坏而造成伤害的,应设置负荷限制装置。   (7)有惯性冲撞运动部件必须采取可靠的缓冲装置,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