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闻报道写作通论篇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报道写作通论背诵版笔记一、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原理(一)新闻报道要真实:新闻报道真实的基本内容;虚假报道出现的社会原因。1、新闻报道真实的基本内容①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必须真实。②新闻事件的环境、条件、过程必须真实。③新闻报道引用的资料必须真实。④新闻报道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必须真实。⑤新闻报道的真实必须是全面的。2、虚假报道出现的社会原因⑴有意制造虚假新闻报道。①政治运动的需要;②名利的诱惑;③认为新闻可以虚构。⑵无意采写出的失实新闻报道。这种失实被称为“软性假新闻”。“软性假新闻”是指那些有一定的新闻事实,五个W中有三至四个符合事实,有一两个存在问题的假新闻。①业务不熟悉;②采访不深入;③材料处理不当;④看问题较片面;⑤偏听偏信,先入为主。(二)新闻报道要讲时效:增强新闻报道时效的几个环节;网络传播对新闻时效性的影响。1、增强新闻报道时效的几个环节①转变观念和作风;②分工不宜过细,审稿不宜过繁;③改进终结式的报道模式。2、网络传播对新闻时效性的影响网络传播更新了我们的新闻时效观。①网络新闻的最大特性:即时滚动。即可在任何一个时间内更新新闻报道文本,其反映事实的速度十分快捷。②即时滚动式报道引发了新的一轮新闻“快速”战。(三)新闻报道写作要关注受众兴趣:受众感兴趣的几个方面信息;受众兴趣的满足与引导。1、受众感兴趣的几个方面信息⑴真实的新闻信息。真实的新闻信息满足了受众最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受众对真实的新闻信息的兴趣还体现在更深的一个层面上:要求新闻信息实在、有用。⑵新鲜的新闻信息。必须注意三点:①寻求新鲜事物和富有个性的事实;②寻求罕见、奇异的事实;③寻求事物新鲜的角度。⑶益智的新闻信息。益智的新闻信息就是能使受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修养的新闻信息。主要有两类内容:知识性的和情趣性的。⑷有情感的新闻信息。⑸有审美作用的新闻信息。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内容美;②自然美;③形式美。⑹多样化的新闻信息。主要是指:①多样化的内容;②多层次的内容;③多样的形式。2、受众兴趣的满足与引导对受众的兴趣的处理方式主要由两个:满足和引导。⑴极大地满足受众兴趣。策略:①关注受众兴趣的系统性;②关注受众兴趣的集中性;③关注受众兴趣的层次性;④关注受众兴趣的运动性。⑵积极地引导受众兴趣。途径:①树立样板;②设置议题;③因势利导(四)新闻报道与记者的倾向性:用事实说话的内容,用事实说话的方式1、用事实说话的内容①对政治事件和现象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②对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进行指导。这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新闻的指导性。③赞许美好心灵,斥责丑恶现象。④对受众的情趣进行引导。2、用事实说话的方式记者在新闻中是通过选择事实和事实的不同侧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趣的。①选择事实。选取这个事实而不选取那个事实就体现了记者想说特定的话。②选取事实中有利于自己的侧面。③解释和评价事实。④采用联系对比方式。有时候单个事实无“话”可“说”,这时可用联系对比的方法将另一个事实拿来与新闻事实进行联系对比,就可以达到“说话”的目的。二、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程式(一)新闻报道的基本构件:消息头的作用;导语的作用和类型;主体的类型和写作要求;结尾的形式;背景材料的作用和类型。1、消息头的作用①消息头首先标明了一种文体;②表明消息的来源及方式,增加时效感和真实上的权威性;③表明身份区别,让读者选择和评价;④表明稿件的重要性。2、导语的作用和类型作用:①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②为整篇报道定下基调;③引起读者的注意,最大限度的激发读者读完全篇报道。类型:按是否直接交代主要新闻事实来分,可分为直接导语和延缓式导语。①直接导语。就是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大致分为三种形式:单一事实导语、多元事实导语、概括式导语。②延缓式导语。又叫间接导语,先不直接陈述主要事实,而是运用描写、气氛渲染、解释、设问等手法先写一些相关的东西,再引出新闻事实,或者只在导语中设出悬念等,吊起受众的胃口,让其产生对主体的兴趣。3、主体的类型和写作要求类型:按叙述的复杂程度来分,分为单线型和多线型。①单线型主体结构。就是沿着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展开叙述。着力于把一个事实说明白,不及其余。②多线型主体结构。就是在消息主体中叙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闻事实。写作要求:①中心突出。②结构合理。在结构的安排中,可以按照事实叙述的复杂程度来进行(已详述过)。还有另一种安排结构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按材料对主题的轻重程度来排列;二是时空顺序来安排结构;三是按逻辑关系来安排主体的结构。③层次分明。通常的办法是按意思不同划分段落。④曲折生动。要达到这种效果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写故事,二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4、结尾的形式⑴归结总结式。这种结尾就是对新闻事实作总结性的概括。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