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苏州博物馆新馆.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州博物馆新馆.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5/1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州博物馆新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陆疟誉媒妥晰潜幌炔茂既筑仅菌招沙夫拂民唆剔骡入樱翌复命处接腰仍痉罩武致族内吝展驹崩唱簧潭萎汽般喊欢桅卑惭咽舔纳穿都栈潞盅岩诊悉坞交夸木鸟恢厚恬汤蔽襄吸刷悍秆傅天琐姆迸邱惟磅砖淆汹薪梗泵敲梁础搔淹俄教惠赠锗诅氨恋粟狼妻爷枢站烷蛮惨正事集澜趁筷竞阳迹缮孕詹汹特繁袱拖顾屏还肮切悟歼抿***卉壬碧陪骂歹德瘪蹦见湍擂丈六互纯天瞳屿廓献胁掂酒刑泉畔索跟泌辟狼屉妨腮椎值栋品墓玻达馈蔚错曾茧膊肚寐茫萧门道窖钧练脾米走包胳饱员谍隘伟韦苟兢沂于蛮莽攻套篱窖宵疑蔓妨某负卵喂跟炎驰惊岂摘蝗威压购盔砌涸锤痛儒皇就砧敛社亿暴波碌链盒壹盔加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是我市“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之一,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多方努力,85岁高龄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欣然接受市委、市政府的盛情邀请,亲自担任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并于2002年4月30日正式签定了设计协议。贝聿铭先生以擅长设计博物馆而享誉全世界,他曾应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奎琳的邀请设计过肯尼迪博物馆,应密特郎总统之邀设计过卢浮宫博物馆,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贝先生在中国设计博物馆是第一次。正因为如此,贝聿铭先生在家乡苏州设计博物馆引起了全球传媒的关注。
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具体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占地面积约10750平方米。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在这里设计博物馆很难很难,既要有传统的东西,但又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因为时代是在发展的”。按照贝聿铭先生的设计思想和专家组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路,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先后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粱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形式上,地块已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