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学习《新选举法》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习《新选举法》心得.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6/8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习《新选举法》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新选举法》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自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历经五次修改,从方方面面完善了我国的选举制度,以不同形式推动了选举制度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进一步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作为基层人大组织,我们要深刻理解新选举法的内涵和意义,推进中国特色选举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新选举法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选举法最早于1953年制定,其后经过四次修改,涉及到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选举人大代表的城乡人口比例。%,如果当时就实行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代表,那么人民代表大会将成为农民代表大会。正是考虑到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为了体现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代表人数作出不同的规定,完全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给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带来较大变化的情况,1995年对选举法进行修改,将全国和省、自治区、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与自治州、县一样,统一修改为4∶1。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修改选举法的立法程序,论证的焦点在于相同比例选代表是“逐步过渡”,还是“一步到位”。实际上,截至2008年底,,%。预计到2015年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很可能达到50%比50%,甚至城镇人口超过50%。鉴于上述分析,为避免可能出现的法律频繁修改,保持法律实施的稳定性,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10月、12月,先后两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赞成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并决定将选举修改方案提交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改的选举法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充分体现党的主张与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把地区平等、民族平等与人人平等并列,丰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平等原则的内涵,使中国特色选举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更加突显。二是充分体现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的有机统一。对选举法实施中的其他方面的经验、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问题一并进行修改,使选举法更加完善。三是充分体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稳定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在修改选举法中,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选举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选举法凸现七大新亮点一是城乡选举首次“同票同权”,更加平等。新选举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使城乡居民选举的实质平等和形式平等更加统一,更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二是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增强选举的透明度。新选举法规定,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接受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应当向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如实提供个人身份、简历等基本情况,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