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夜筝(高中诗词阅读).docx

格式:docx   大小:4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夜筝(高中诗词阅读).docx

上传人:459972402 2019/6/8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夜筝(高中诗词阅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夜筝(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黯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A.“紫袖”、“红弦”,采用借代的手法,不但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份,也描绘出其服饰、乐器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B.“明月”点诗题“夜”,客寥数字,勾勒出当时演奏的环境一月白风清,明朗幽静。C.“自弹”,信手弹来,得心应手 :“自感”,完全沉浸其中,“自弹自感”把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艺展现得一览无遗。后两句,如泣如诉的琴声戛然而止,在这无声之中蕴含着绵绵的深情。《夜筝》很容易联想到《琵琶行》,试说说两首诗对音乐描绘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原因是什么。(6分)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李白在《蜀道难》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 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答案解析1、C。解析:“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2、《琵琶行》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既有运用比喻手法从正面对琵琶乐本身进行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也有用环境和听者的感受从侧面进行烘托。 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以“无声的片刻”来衬托乐曲的优美和人物的心情,引发读者对“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原因是两首诗篇幅不一, 《夜筝》仅四句,无法做到《琵琶行》那样的铺陈。3.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一句1分,该句有错别字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