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蚄第十一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膀蒈第一节组织机构薄1989年4月6日,在县委的重视下,成立榕江县关心下一代协会筹备组,蒋志祥任组长。王国利、刘延钊任副组长,王国利兼办公室主任,1990年6月1日榕江关心下一代协会正式成立,共设理事30人,常务理事16人,黄明光为主席,陈道明、杨光周、刘发德、傅维贞、王,兰中玉为秘书长。1995年6月16日,协会改称榕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56人,常务委员17人,杨胜明为主任,吴汉祥为常务副主任,王先琼、刘发德、傅维贞为副主任。石富昌、李金武先后任秘书长。1997年8月,杨胜勇为主任,李金武(常务)、王先琼、付维贞、蒋天锡、杨国才、韦景忠、陈光跃为副主任,李金武兼任秘书长,金宣淑任秘书,委员128人,常务委员21人。1998年9月,杨胜勇任主任,蒋天锡(常务)、王家荣、吴汉祥、付维贞为副主任,杨国才任秘书长、潘永清任副秘书长,常务委员21人。1999年8月,汤向前为主任,蒋天锡(常务)、吴汉祥、付维贞、潘刚、肖云慧、陈光跃为副主任,陈国才为秘书长,常务委员会22人。2003年6月,龙邦源为主任,杨光福、胡玉林、陈光跃、付维贞、肖云慧为常务副主任,杨明忠任秘书长,杨正凤任办公室主任,委员19人。2005年4月,龙邦源为第一主任,龙正荣为主任,肖云慧、韦景忠、解大光、赖志伟为副主任,杨正凤为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环,委员21人。2006年2月,陈宗月为第一主任,龙正荣为主任,肖云慧、韦景忠、蒋天锡、赖志伟为副主任,杨正凤任秘书长,刘家祥为办公室主任,委员21人。2008年3月,赖燕祥为第一主任,龙正荣为主任,文艳琴、王卫雄、韦景忠、杨青、解大光、吴昌智为副主任,杨正凤为秘书长,刘家祥为办公室主任,委员28人。2011年5月,刘家祥任秘书长。蒃20多年来,先后担任名誉主任、顾问的有:蒋志祥、石世雄、陈跃英、蒙老荣、胡玉林、华希武、杨光福、蒋天锡等同志。艿为抓好全县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辅导图培养“四有”新人,1997年5月20日,成立“榕江县爱国主义教育义务辅导团”为县关工委管理。衿2006年,县关工委正式配备专职人员1名。芆节第二节主要工作荿一、组织发展工作。芀县关协成立后,注重抓基层组织的发展,到1995年底,建立县机关协会6个,乡镇9个,学校、企业、行政村关协小组80个,发展协会成员515人,其中,离退休干部198人。1996年县关协改为县关工委后,在县委的领导下,县关工委下发(1997)5号文件,要求全县各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各乡镇、村迅速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机构,通过深入实际、细致工作,截上1999年底,全县“关工”组织发展到485个,成员3077人,基本实现全覆盖,为正常开展“关工”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20多年来,根据省、州关工委和榕江实际,至2012年12月,全县19个乡镇、3个县直机关,3个社区,268个行政村、44个中小学校全部建立健全“关工”组织机构,达到省、州关工委要求。螄二、教育及活动芅县关工委(协)建立20多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省、州关工委的业务指导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制定各个时期工作计划,争取各部门、乡镇抓好“关工”工作,广泛开展关心下一代教育活动,使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度化,广大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葿1989-1995年,县关协主要依靠离退休干部、学校老师、乡镇村、街道社区干部等开展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1990年,财政专助2000元购买学雷锋、学赖宁书籍100余册发放给中小学生学习。1992年9月开始,举办中高考落榜青少年文化补习班4期,171人参加补习,66人被各类学校录取,使他们获得继续升学的机会,减轻家长和社会负担。1993—1994年,向机关职工捐资6470元,为学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199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期间,为青少年作报告18场次,学生6000余人次。1989—1995年,聘请老干部及辅导员116人次,为学生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52场次,24800余次受教育。共开办家长学校7所,组织学习22次,参加学习家长1088人次,县妇联为家长学校送教科书20套。莇1996年春节前夕,县关工委组织9人帮教组,在县监狱看望7名失足青少年,通过劝导流下悔恨的泪眼,表示好好接受改造,争取立即减刑。儿童节期间,配合县有关部门表彰优秀少先队员200名,优秀辅导员及教育先进工作者20名。结合“香港回归”读书活动,开展忠心、爱心、关心、孝心、信心“五心”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法制、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举办培训班23期,授课辅导员39人,听课学生7058人次。配合司法局开展帮教人员培训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