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ppt

格式:ppt   大小:4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ppt

上传人:tmm958758 2019/6/9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会计电算化酷蛮算侯摧慷霉螺欺舞骄凉瞄矫魂阐呻耽诗铣切芥缆暇饺老坚僻钩流旷爬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使用UNIAC-1型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电子计算机开始进入会计数据处理领域。50多年以来,随着会计本身和电子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也逐步普及和深入发展。纵观整个发展过程,计算机在会计中的作用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这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中电子计算机逐步取代了沿用近半个世纪的以穿孔卡片为输入方式的会计机器,成为数据处理的重要工具。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量大、业务简单、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中,如工资计算、库存材料的收发核算等。它以模拟手工会计的核算方式,替代了部分手工劳动,提高了这些业务的工作效率。限于当时计算机硬、软件的技术水平,这一阶段的数据处理方式一般采用单机的批处理方式。退引硼诀邪聊怎廖状茨仗呀隘***(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这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出现了能随机存储的外存储设备——磁盘;操作系统日趋成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和信息定时处理功能的通用操作系统问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会计数据的处理基本实现了自动化,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电子计算机几乎完成了手工簿记系统的全部业务,并打破了手工方式下的一些常规结构,更重视数据的综合加工处理,更好地为分析、预测、决策和日常管理服务。(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微型计算机出现并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出现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大大增强而价格不断降低,这一切为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计算机化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形成和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开始从主要处理历史数据的日常业务型发展为能够向各管理层提供各种管理信息,进行财务计划、分析、预测、决策,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特征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在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占据中心和主体的地位。楷棍骡栽馈汹尖命晃霜后枝棱吹押杯墨勋逻暇坤梭寞哈购嚣述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7年,此后的半个世纪中我国计算机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汉字处理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切为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以理论研究和试验准备为主。该阶段的代表项目是1979年财政部直接参与和支持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的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电算化工作主要是单项会计业务的电算化,最为普遍的是工资核算的电算化。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发展非常缓慢。发展缓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时我国经济改革刚刚起步,尽管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逐步得到重视,管理现代化的呼声日渐高涨,部分企业已开始会计电算化的试验工作,但相当多单位的领导还没有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思想,更没有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可以说会计电算化还没有列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另一方面,当时我国计算机设备十分缺乏,性能相对较低,价格又十分昂贵,汉化的工具软件很不齐全,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缺乏会计电算化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1987年。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从此我国电子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全国掀起了一个应用计算机的热潮,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不少单位自主开发一些单项会计电算化软件并应用于具体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