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民币对换》教学设计阳山县碧桂园小学韦海涛教学目标:1、理解兑换比率。2、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4、让学生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在不同的情况下,积商的近似值的求法。创设情境(一)出示情境图:。(二)引导学生围绕美元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三)学生提问。(四)教师解疑:美元就是美国的货币(钱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钱币),比如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日本的日元、泰国的泰铢等等。为了便于各国货币(钱币)之间的流通,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进行兑换。(五)进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人民币兑换”。(出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知道什么呢?。,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独立完成:?:为什么这样列式?积最多几位小数?为什么?:,那么折合人民币是多少元?。: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的方法(其他币种钱数×兑换比率=折合人民币钱数)。(二),那么假如用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呢?你们会兑换吗?(出示问题: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指名学生列式。。:50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港元呢?,评价。: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的方法(人民币钱数÷兑换比率=其他币种钱数)。(三)求积、:×=≈(元)600÷≈(美元)提出疑问:对比两道题的结果,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教